第152章 登基大典(第2/3 頁)
遮面蔽目,身著玄衣纁裳,繡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等十二章紋,龍行於衣,張牙舞爪,威風凜凜。
腰束革帶,佩以美玉,劍履齊整,步伐莊重而緩慢,似承載著大唐的萬里山河與千秋社稷。
李世民右手捧著傳國玉璽,熠熠生輝,皇權昭然,左手牽著李承乾,將腰間的天子劍別在李承乾的腰間。
李世民踏出門口那一刻,華蓋傘直接遮住李世民,人走到哪,傘走到哪,殿門口兩旁的儀仗隊開始行動。
龍旗跟上,這個是象徵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隨後就是旌節跟隨。
今天來了番邦弱國前來祝賀,這旌節也要用上,當外國使節來朝見唐朝皇帝時,皇帝在接受朝拜的儀式上,華蓋傘與旌節等儀仗共同出現,顯示唐朝作為天朝上國的權威。
旌節制作精美,杆身裝飾華麗,羽毛等裝飾隨風擺動,和華蓋傘相互配合,體現皇家的尊貴。
隨後就是武器儀仗隊了,唐朝鹵簿中有金瓜、鉞斧等武器儀仗,金瓜、鉞斧等在陽光下閃耀,與華蓋傘的華麗共同彰顯皇家的權勢。
登基大典上,華蓋傘下的皇帝一步一步走向顯德殿,周圍排列著這些武器儀仗,體現皇帝對軍事力量的掌控。
,!
李世民牽著李承乾一路走向顯德殿,兩旁的文武百官隨著李世民的步伐一路跪伏,權力的巔峰,這種虛榮感強烈的衝擊著李承乾的心靈,兩世為人,在這一刻,強烈的慾望深深的考驗著這個紅色的心。
李承乾平視前方,思緒透過了千年,彷彿有一首紅色的歌正在他耳中唱起。
攥緊的手放鬆了下來,李世民有些詫異,微微轉頭看向李承乾,發現李承乾昂首挺胸面色平靜看著前方。
李承乾手放鬆的那一刻,李世民腦子裡有些恍惚,如此盛大的場景,竟然讓自己這個八歲的兒子堪堪緊張了幾許,他的眼神變的更加清澈,像是領悟了什麼一般。
或許是察覺到了李世民的異樣,李承乾輕輕開口。
“專心向前,莫要看我。”
周圍投來了異樣的眼光,李世民收回心神,大臣們看著李承乾面龐也是心中思緒萬千,跪拜之後,又微微抬頭看向李承乾。
李世民來到顯德殿的丹陛前鬆開李承乾的手,雙手捧著袍一步一步朝著龍椅走去,李世民一個霸氣的轉身,面南而立,端正坐下。
龍椅旁,手捧金冊的司禮官開始就讀傳位詔書。
“朕聞神器大寶,必付賢能,皇運洪基,當承明哲。朕以菲德,膺受天命,君臨四海,於茲有年。然政教未孚,災眚屢見,憂勞夙夜,靡有寧遑。
今次子叔德,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神武睿哲,大度寬仁。自束髮以來,志存濟世,戡亂四方,功高宇宙。東蕩西除,南征北伐,解民於倒懸,致治於太平。其德足以彰聖化,其才足以安邦國,其仁足以撫黎庶,其武足以定乾坤。
朕觀古昔之君,繼體守文者,鮮克有終。況當此干戈未息,兆民未寧之秋,思得英主,以寧華夏。世民英果類朕,克肖先聖,神器付之,朕心甚安。
是故稽諸典禮,博採輿言,禪位於世民。庶幾上應天心,下從民望,克紹皇統,永保鴻圖。自今而後,軍國之事,皆由世民處分。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世民當以蒼生為念,勤修政德,慎守國法,勿驕勿怠。遇賢則用,見善則從,納忠諫於耳畔,施仁惠於四方。務使社稷穩固,黎民富足,海晏河清,萬邦來朝。欽哉!勿替朕命。”
待司禮官念完,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兩人相視,只見李承乾嘴角一勾跪下大喊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大臣聞言也是茫然,自古以來未曾見此情形,或許是陛下特意的安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