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這其實有點像後世加盟商最開始的經營方式。總公司負責培訓和核心物料,加盟商在保證品牌的前提下自主經營。
林初平把細節說完,從經營人員的各種細節管理,食品安全的嚴格要求,最後還表示他後期可能還會去兩個舅舅的串串攤子檢查。
林初平說得很細,說完後他就覺得自己可能說得有點多,顯得太刻薄。
林山兩人倒是不覺得侄兒要求多,做生意就是得這樣,必須把醜話說在前頭。而且林初平沒把核心秘方直接講出來,倒是讓林山林川兩人鬆口氣,心裡也踏實得多。
第9章
而且,越聽林山兩人就越覺得侄兒說的這個經營模式可行,林山鼓勵:「該算的算,我們兩個舅舅也不能老佔你這小侄兒的便宜不是?說出去丟人。」
林初平聽了這話一下想到小叔高繼聰。瞧瞧!同是長輩怎麼差別就能這麼大?
林初平又繼續說:「我打算是醃肉料五十塊錢一斤,湯料濃縮液三十塊錢一斤,乾料當中,我只打算賣辣椒粉,一斤算五塊錢。」他只打算卡這三種原材料。
「一斤醃肉料大概是能醃製50斤的生肉,其中雞肉豬肉,牛肉,鴨肉,因為肉質纖維粗細程度不一樣,所用的醃肉料也是不同的,要想每種肉串都做,就得每種醃肉料都進一批。而湯料濃縮液一斤大概能兌成10斤左右,湯料鍋一般夏天每天都換,冬天可以根據生意好壞,兩到三天換一鍋。辣椒粉的話,因為每個人能吃辣的程度不一樣,我就不估算了……」
林山林川兩人琢磨。
聽徐偉說,現在串串香開業,肉串賣得最好,要是這樣算的話,醃肉料和湯底濃縮液其實也並不算貴,沒在成本上加多少錢。
「那就按你說的來。」林山道。
林川則是高興極了,他笑眯眯地說:「小舅舅能跟著侄兒賺錢啦!」
臨川的孩子跟林初平差不多,大林初平又早早沒了母親,臨川給自家孩子買衣服零食的時候,總是給林初平也捎帶一份,可以說林初平是跟他的關係最親密的。
林初平趕緊擺手說:「小舅舅就知道打趣我!」
林初平這邊談的順利,另外張叔那一邊竟也出門見喜。
張叔一踏進村子就瞧見了之前在農場裡幹活的一個小夥子,他叫康亮。
三年前康亮就去旁邊的古溪鎮一家紡織廠打工了。這猛不丁的,也不年不節,突然在村裡瞧見他,張叔就覺得不對勁兒,趕緊叫住人。
問了才知道,原來康亮前年結婚了。但他家窮,最後娶了個跛腳的老婆,幾個月前剛亮的小孩出生,恰趕上他母親生病,家裡實在沒人照顧,千萬不捨,但也只能把工作辭了,回來照顧她老孃和孩子。
張叔準備喊他回農場裡工作,但在這個之前還是得先裝裝樣子。張叔關切地問他:「你老孃身子不好,你也沒辦法工作,你這一回來誰賺錢給家裡人花呀!」
康亮一個大男人家竟然差點就要紅眼睛。
好一會兒,康亮才表示,現在老孃病情算是穩定住了,他還想回紡織廠打工,但廠已經不樂意要他了,廠子給的說法是:怕他老孃病情反覆,耽擱他們廠子生產。
張叔這才說出他的意圖,告訴張亮農場現在開始做了自己的生意,接下來可能人手需求量還挺大,康亮要是想回來就還回來工作,他可以跟東家打聲招呼,讓他每天早兩個小時下班。
康亮一下就瞪大了眼睛小心地問:「我,真的可以嗎?」
張叔慢悠悠地說:「肯定是能行的,不過你要是時不時就請假,那咱肯定還要去扣你工資。而且,你要是活兒幹得少,肯定工資也會減少。」
現在經濟不景氣,康亮他能找著工作就不錯了,哪還敢挑三揀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