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群雜牌軍(第1/2 頁)
姜大鄴在當天下午,就h縣政府領導班子簽訂了收購意向條款,並且拿出了20萬美元的保證金。
為了保證收購能夠正常,正規的順利進行,政府也派出代表對相關所在廠的職工領導做出了一些說明。
其實這些都只是做個樣子,被收購的七個廠子的職工,早恨不得換婆家了。
姜大鄴在和胡縣長,何秘書的陪同下參觀了這幾個廠。
這一次收購案,對多方來說,算是共贏的,喜聞樂見的。
這一次收購案,速度之快,令人膛目結舌,姜大鄴甚至都沒有來得及考察,就做出瞭如此荒謬的決定。
這一次收購涉及到的職工,超過1086人,其中有285人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提前退休,不在收購範圍內。
剩下的801人,按照最低標準130元每月的工資,進行了補償。
18個月總共1874萬人民幣,由姜大鄴和政府一方一半,雙方共同承擔。
姜大鄴拿出了10萬美元,政府賊嗨,利用黑市兌換價的人民幣補償,也就相當於8萬美元。
這個事情也是在舉行慶功宴的時候,何秘書喝大了,不小心多嘴露出來了。
姜大鄴沒有在此事多做糾纏,不過這意外的資訊,卻給了他另一個“兌換”的渠道。
華城這邊的煤礦屬於優質小煤礦,如果是單單提供給鍊鋼廠,按照儲量,至少可以再提供三,四十年。
這邊的職工本就不多,也就百十來人,年紀都有些偏大,生產器械也還可以正常使用。
鍊鋼廠也差不多如此,只不過附帶了兩個小鐵礦,生產不鏽鋼卻需要更新一些裝置。
現如今這個時期的鋼鐵和煤礦都是很廉價的,一般人很少打主意。
姜大鄴準備請一個專業的職業經理人整合這幾個廠礦,他打算自產自銷,全部內部消化。
棉紡廠的情況與製冷壓縮機廠的情況很相似,基本上沒幾個人了。
他有打算更換一些先進的裝置,然後把之前的職工請回來繼續生產,只要不虧本就行。
其實大多數的職工,都願意回來繼續做事,就算是工資比沿海城市低了那麼一些,也無所謂。
在自己老家做事,各方面都方便些,不受欺負,不受白眼,又可以照顧家庭,何樂而不為。
兩個食品加工廠,一個是生產水果罐頭為主,一個是生產加上特產醃製罐頭為主。
他打算把兩家的品牌合而為一,為以後的宣傳和推廣打下基礎。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好又多”食品加工廠。
這兩家的罐頭,口感都還不錯,姜大鄴打算讓他們更改工藝,新增更多的品種,更換更加時尚美觀的包裝盒。
以後的年代,就是顏值的時代,外包裝品相不好,對顧客來說,確實有些難以下手。
他畫出了幾個簡易的包裝圖案,以供他們參考。
無非就是幾個簡易的有色玻璃瓶子外面加一些不鏽鋼外殼。
改裝後的模樣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不僅僅是品味提高了,更重要的是瓶子可以當杯子或者茶壺用了。
實用性多了不少,相信很多家庭主婦或者比較時尚的年輕人,都喜歡這樣的包裝。
不鏽鋼本來就是自家的產業,成本並沒多出多少,售價卻提高了一半。
姜大鄴還準備為這兩家食品加工廠增添一些消毒和檢驗裝置,確保這兩家生產出來的食品,更安全,更衛生。
造酒廠是華城的一個歷史悠久,比較老牌的生產廠家,名叫長樂燒酒業公司,當然,這是改之後的名字了。
它面向的客戶群體,主要都是一些本地人,中低端收入者。
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