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養老院奠基(第1/2 頁)
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完成之後,養老院的建設工程正式破土動工了。為了進一步擴大養老院的影響力,縣委縣政府舉辦了一場簡單的開工奠基儀式。然而,這場看似簡單的儀式實際上並不簡單,其中的緣由是秦市長將要親自出席此次奠基儀式,以實現他多年來的心願。
金秋十月,天高雲淡;桑梓河畔,波光粼粼。在鑄造廠西南角的種植基地裡,彩旗迎風飄揚,人們摩肩接踵;鑼鼓聲喧天,鞭炮聲齊鳴,奠基儀式如期舉行。不僅市縣各級領匯出席了此次活動,耿志軍、張懷仁等十幾位老榮軍,以及從各個鄉鎮邀請來的孤寡老人代表也都參加了儀式。奠基儀式由趙啟鳴縣長主持,秦市長髮表了一場熱情激昂的講話。
奠基儀式結束後,秦市長特別邀請了十幾位老榮軍和孤寡老人代表,一同留在縣政府招待所共進午餐。在宴會上,秦市長逐一向耿老爺子和張懷仁等老榮軍們敬酒,並詢問了他們的身體狀況,對他們為雙雄縣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與此同時,他也對馬靜雲和趙啟鳴能夠如此迅速地推動這項民心工程的落實表示了讚賞。老人們對秦市長、馬書記以及趙縣長等領導的關心和照顧表達了衷心的感謝。
秦月如是一位親民的政府官員,他在雙雄縣工作生活了近二十年,擔任過兩屆縣委書記,與這裡的人民,尤其是一些老同志結下了深厚情誼。他與耿志軍的緣分也始於那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當時秦月如是縣裡主抓生產的革委會副主任,他知民情、得民心,一貫主張鬧革命不能耽誤生產,抓革命應該促生產,這種觀點與團縣委的蔣志達發生了尖銳的矛盾衝突。蔣志達是一個革命激進派,曾組織一夥無知青年揪鬥秦月如。耿志軍當時在縣檢察院工作,聽聞此事後,將蔣志達罵了個狗血淋頭,這才硬保下了秦月如。此後,秦月如與耿老爺子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蔣志達是烈士遺孤,由耿老爺子撫養長大成人。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基層從事團隊工作,由於組織宣傳能力較強,工作成績突出,很快從基層團組織調入縣團委,歷任縣團委宣傳股幹事、副書記、書記等職務。在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後期,他被調入市委宣傳部工作。撥亂反正後,他因思想過於激進,遭人詬病,經組織安排到省黨校學習了一年,如今是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雖然他與耿老爺子的關係若即若離,但養育之恩從未忘卻,逢年過節也會給耿老爺子買些東西寄回來,偶爾也會從省城回來看望他。
耿老爺子雖然一生未婚,但他撫養了馮燕秋和蔣志達這兩位烈士遺孤,也算是兒女雙全了。不過,他更看重的是馮燕秋,對蔣志達的性格和品性並不欣賞。其實,蔣志達的本質並不壞,在運動期間也沒做過壞事,所做的一切都是嚴格按照上級指示精神進行的。然而,他性格執拗,不知變通,所以在轟轟烈烈的運動結束後,清算運動中的“三種人”時,他被劃入了這個範圍。上級領導在研究處理他的問題時,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並沒有將他一棍子打死。後來有人說,上級沒有過分追究蔣志達的政治責任,是因為背後有耿老爺子這層關係。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確,因為省調查組在瞭解蔣志達的家庭背景時,確實請教過耿老爺子。耿老爺子並不希望看到蔣志達的政治生命就此結束,一方面指出了他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另一方面也替他說了一些好話,再加上被他衝擊過的秦月如等人表示不再追究他的過激行為,所以省委最終決定,以批評教育為主,派他到省委黨校學習一年後,重新為他安排了工作。
在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耿老爺子因看不慣混亂的局勢,加上自己的身體無法繼續堅持工作,便向組織提出了提前離休的請求。秦月如畢竟是縣領導,又是耿老爺子的好朋友,自然極力挽留,但耿老爺子倔脾氣上來了,堅決要求儘快離休,把位置讓給年富力強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