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柱子,你還要不要了?(第1/3 頁)
要回來自己舊賬的何雨柱,也是神清氣爽。
回到家就把從秦淮茹那裡要回來的一百塊錢給了李媛媛。
自己空間裡面現在還躺著小千把塊錢。
他也不覺得把家裡的錢都自己拿著有什麼好的。
因為要到臘八節了,何雨柱就開始準備食材,計劃要做臘八粥。
其實從一千多年前開始,臘八節就是華夏傳統的節日了。
臘八節顧名思義是在農曆臘月也就是十二月初八過的節日。
民間也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
其實就是說過了臘八節以後。
農曆新年的氣氛就開始熱烈了起來。
臘八節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
不過臘八節也是佛教最盛大的節日之一。
傳說是佛祖釋迦摩尼悟道成佛之日。
所以臘八節也叫做“成道會”、“法寶節”等。
臘八節要喝臘八粥,做臘八蒜。
而四九城的臘八粥相對來說是最講究的。
摻著白米的一起煮的東西也比較多。
紅棗、紅豆、花生、蓮子、桂圓、葡萄乾等。
有條件的還會放一些堅果,如:核桃、松仁、杏仁等不下20種。
而且一般從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子、剝皮、去核。
半夜時分就開始用微火燉。
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不過,即便何雨柱是廚師,這些食材他也湊不齊。
不說其他的,就連後世常見的花生。
想找到很多都是一件難事。
作為廚師,何雨柱清楚地記得從61年3月份就從上面下發了通知。
對外的宴會,一律不供應花生米。
這也就比市場上開始對糕點、糖果實行高價政策稍微晚一點時間。
不過,這難不住何雨柱,因為他知道大院裡面就有人家裡有花生。
其實,就像劉海中家裡的雞蛋來源一直是個謎一樣。
閆埠貴家的花生米似乎也像吃不完一樣。
大院裡面有人請三個大爺吃飯的時候。
劉海中基本上都會端上一盤炒雞蛋。
而閆埠貴永遠都是花生米。
當然,他可捨不得用用炸。
鹽水花生就已經讓閆埠貴肉疼了。
他哪裡還捨得用金貴的油去炸啊!
而想從閆埠貴那裡拿到花生米也很簡單。
只要不讓閆埠貴吃虧,讓他覺得拿出花生米有便宜佔。
他會恨不得把家裡的花生都拿出來的。
事情果然不出何雨柱所料。
當何雨柱端著一大碗棒子麵,來到閆埠貴家。
表明想換一些生花生的時候。
閆埠貴沒有一絲猶豫,就欣然同意了。
不但迅速給了何雨柱等價值的花生。
還不忘討好似的,笑著詢問何雨柱。
“柱子,你還要不要了?
我家裡的花生還有點存貨。
如果你要的話,我可以都給你了。
二大爺我也不要你吃虧,咱們就等價交換。
我把它全部都還給你怎麼樣?
過年就只能買那點油,這東西也炸不住,索性我也不留了。”
閆埠貴一點都不為用花生交換等價值的東西感到吃虧。
兩個人都知道,花生米現在在閆埠貴手裡基本上算是當做他應酬的工具。
但是,糧食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現在自然災害似乎還沒有完全過去。
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