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同仇敵愾,留著最後底牌(第1/3 頁)
當王昊回到城內的將軍府時,宋獻策、王尚才,周堪賡、曹變蛟、韋何、賀人龍、熊少平等七人已經在府中的議事堂等著了。
加上王昊共八人。
八人小組,便是這戰役的決策層。
按慣例,每天打完仗之後,七位成員都會來將軍府找他們的老大王昊,彙報各自負責範圍內的情況,或者就當前各項戰術進行總結,並聽候王昊新的指示。
最先出來發言的是曹變蛟,然後,依次是賀人龍和韋何。三人彙報了當天的殺敵情況、傷亡情況和戰損情況,然後由王尚才進行統計後向王昊彙報。
在三人彙報完了之後。
王尚才便上前說道:“啟稟提督大人,今天,我軍共戰死了468人,重傷45人,輕傷120多人。自開戰以來,我軍已累計傷亡4223人,重傷377人,輕傷2000多人。
因為輕傷在稍加治療後仍然可以參加戰鬥,不能算做傷亡人數,所以,咱們的累計戰鬥傷亡是4600人。”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20天時間裡,累計的戰鬥減員達到了18.4%!
不過,緊接著,王尚才又道:
“在這4600人中,有1650人是咱們收留的朝鮮戰俘。咱們東江軍的真正傷亡人數是3050人。
自開戰以來,由於咱們不允許建奴收屍,每天晚上罷戰之後,都會有裝死的、受傷的朝鮮青壯過來投靠。
再加上那些戰爭中俘虜的朝鮮青壯,在過去這22天的時間裡,咱們累計收留和救治了3800多名朝鮮青壯。這些青壯被咱們安排在一些高危地區“戴罪立功”,傷亡也較大。”
也就是說,如果僅從軍隊人數上來說,島上的守軍人數只減少了800多人。
當然,戰鬥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東江軍的將士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而朝鮮青壯都是一群沒經過軍事訓練的農民。
若是說到戰鬥力,朝鮮青壯無法跟東江軍將士相提並論。
東江軍傷亡了3050人,戰損達到了12%!
……
這個損失讓王昊有些心痛了。
不過,接下來軍隊退入皮島城中,城中的防禦條件會更好一些,東江軍的傷亡也應該會相對少一些。
想到這裡,便又問道:“敵軍的傷亡情況如何?”
王尚才見王昊問起敵軍的傷亡,便施了一禮道:“回稟提督大人。暫時無法得知敵軍傷亡的確切訊息,但是,按各位將軍報上來的大致數目,朝鮮青壯的傷亡不少於七萬,而建奴八旗軍的傷亡也不少於八千。”
也就是說,每戰死九名清軍中就有一名是八旗軍。
這些戰死的建奴八旗軍,大部分是督戰隊員,也有少部分是混在朝鮮青壯中想要突然發動奪取岸牆的突擊隊員。
之所以有這麼多八旗軍戰死,主要還是因為王昊發明的燧發槍。
燧發槍的有射程,比清軍的火銃和弓箭的射程要遠很多。所以,城牆上的守將,通常都會將燧發槍當成狙擊槍來使用。
讓燧發槍的槍手專打敵軍的督戰隊。然後,清軍為了有效的控制朝鮮青壯,不得不增加督戰隊員在先驅軍中的比例。
因為一旦督戰隊死傷太多而無法控制朝鮮青壯,就可能會朝鮮青壯潰敗、戰場倒戈、投降皮島守軍等情況發生。
……
在王尚才彙報完了之後,王昊又問周堪賡道:“咱們的戰略物資消耗得如何了?”
“提督大人放心。”
周堪賡上前施了一禮道:“由於咱們在戰前做了充分的準備,糧食、肉食、蔬菜、柴火、煤炭等物資,仍可堅持四個月以上。
鐵器的消耗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