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五年計劃(第3/5 頁)
“所以,我們的責任很重,未來的責任也很重。”
“五年計劃裡,我計劃在南方城市,開設一個同樣等級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外加一個海外的站點,至於地方,我們已經選好了,歐洲,至於具體城市和國家,還沒有定下來,還在協商。”
“印度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同樣也需要規劃之後入駐。”
“這是五年計劃。”
“而你們,各位主任,我們在十年規劃中,需要在全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中,建立十家左右的類似醫院,而伱們,可能就是帶頭人。”
“所以,在這方面的改革,大家都慎重一點!”
聽見陳南的這個餅,果不其然,很多主任都興奮了起來。
因為到時候,他們可能就是各個地方的院長。
而這些病區主任,也可能是五年計劃中,那些國際醫院的主要領導。
所以說,一時間,眾人激動不已。
陳南繼續說道:
“既然是中西醫結合醫院,與單純的中醫或西醫院相比,中西醫結合醫院最顯著的特點是中西醫結合的優勢。確立這種優勢的前提就是要研究中西醫結合特色診療專案,研究中西醫結合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逐步確定、培育醫院的優勢學科或優勢病種,完善並加強二級學科和專病專科建設,開設特色醫療服務,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
“關於這一次的抗生素呢,我覺得,我也不能隨時隨地都跟著你們。”
“但是,我要說幾點。”
“要將“簡、便、驗、廉”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滲透到基本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如結合針灸、推拿、拔罐、刮痧、針麻、熱敷、燻洗、中藥敷貼、保健按摩等,減少抗生素和某些昂貴西藥的用量,緩解病人“看病貴”問題。”
“最佳化中西醫資源配置,打破科室間的“圍牆”,注重多學科交叉,建立“品牌產品”,進而產生1+11的配置效果,使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效益最大化。”
……
陳南講的很具體,而不是空話,甚至已經開始使用起來專業的知識了。
這一次的會議,足足持續了六個小時。
中間大家休息了一下。
而隨後,陳南對著趙建勇說道:
“趙建勇主任,你跟的我時間最長,學習到的理念和技術,也最深刻。”
“抗生素我研究很多,後來也和你交流過。”
“所以,這一次,你來做抗生素降低使用的這件事兒,你要用中醫的手法,滲透進去,取而代之。”
“我們既然是有優勢的,那為什麼不能用呢?”
“這一年,你暫時離開中西醫結合病區,醫院成立專屬的中西醫臨床研究部門,你來做負責人,第一個課題,就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
“一年的時間,我要看到效果!”
“你能做到嗎?”
趙建勇激動的站了起來,信誓旦旦的承諾道:“我一定盡力!”
陳南點頭:“不僅僅是盡力,是要盡全力。”
“這是五年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你要是成功了,我許你一個院長又何妨?!”
“還有各位!”
“我知道,你們都是全國名醫,都在自己的領域內,有所造就,也早已有了成績。”
“但是,不要滿足!”
“我陳南今天就在這裡承諾了,若是五年以內,沒有出來十個八個的院士,那就是我的失職。”
“還有,那些已經是院士的各位主任,不要拘泥於眼下,諾貝爾獎不是很厲害嗎?”
“咱們就不能爭取一個?”
“我給你們資源!”
“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