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2 頁)
太傅道:&ldo;太子殿下既然不想聽老夫的講解,那是否已經全部都學會了?那您來說說,是以聖人之治也,如何啊?&rdo;
蕭錦程抓耳撓腮半天答不上來,太傅就知道他答不上來,轉身問道:&ldo;誰來說說?&rdo;
底下半天沒人敢吱聲,就在太傅搖搖頭準備繼續講下去時,角落裡一個看起來十歲出頭的瘦弱身影站起來怯怯的答道:&ldo;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rdo;
太傅面露欣喜之色,又問道:&ldo;你對這幾句有何見解?&rdo;
那小少年答道:&ldo;按照聖人的治理原則,要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不過學生卻不以為然,君與民就好比魚與水,水中無魚仍可潤澤萬物,但魚兒離開水卻不能活。所以學生以為為君者不應矇蔽百姓的心智,應以德服人,善加引導,發揮有德之士的聰明才智共同惠澤於天下蒼生。&rdo;
太傅聞言讚賞有加的道:&ldo;嗯,不錯,見解頗有獨到之處。&rdo;
蕭錦程瞪了那少年一眼,沖旁邊的一名少年勾勾手,那少年立馬附耳過來,&ldo;哎,老三,這人是誰?怎麼看著眼生?&rdo;
&ldo;太子哥哥不知道嗎?他是四皇子,今天是第一次來皇家書苑。&rdo;
&ldo;哦……就是那個賤婢生的那個賤種?&rdo;
&ldo;太子哥哥謹言啊,雖然父皇也不待見他,一生下來就養在行宮從來沒回來過,但不管怎麼說他也是父皇的兒子,&ldo;賤種&rdo;兩個字恐怕……&rdo;一旁的少年小心翼翼的道。
&ldo;呸!就他也配當父皇的兒子!還敢在太傅面前逞能,簡直是活膩了!看我回頭不給他好看!&rdo;蕭錦程罵道。
&ldo;就是就是!我看他是剛回來,想在太傅大人面前出出風頭,好讓太傅大人在父皇那裡替他美言幾句,小小年紀居然有這等心機,而且他還好像挺會讀書的樣子,太子哥哥不能不防啊!&rdo;那少年立即附和道。
蕭錦程嗤之以鼻道:&ldo;就憑他?一個賤種?&rdo;
而此時的玄策還不知自己已經招惹了一個難纏的麻煩,還在認真的聆聽著太傅的教誨,心無旁騖的享受著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
第54章 執念(2)
畫面一轉,一間陰暗潮濕的房間裡,玄策遍體鱗傷的窩在柴草堆裡。幾道陽光從窗戶縫裡透進來,玄策呆呆的望著那光線裡的浮塵,眼中看不出任何情緒。
門口有個掃地的婢女從這裡經過,可能是因為好奇停下來朝門縫裡張望,另一名年齡稍大的婢女忙把她拉開道:&ldo;你探頭探腦的看什麼啊?不要命拉!&rdo;
那名婢女道:&ldo;姐姐,這裡面關著的是誰呀?看起來好可憐。&rdo;
那名稍大的婢女看看四周,見四下無人湊到她耳邊道:&ldo;我給你說呀,這裡面關的可是四殿下,咱們太子爺的親弟弟!&rdo;
那名婢女吃驚的道:&ldo;啊?身份如此尊貴怎麼被打成這樣,還關在這種偏僻的地方?&rdo;
&ldo;你是新來的不知道,我告訴你你可不要出去亂說。這四殿下聽說是婢女所生,天帝本來就不喜歡他,後來不知怎的又得罪了咱們太子爺。這不,太子爺以管教親弟為名讓他住在咱們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