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頁(第2/2 頁)
個八九,還不如一口氣說下去的好:&ldo;《神秘的北緯30°》一書的作者,曾吃驚地發現,在北緯35°線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線。這一地區發生的災難性地震,死亡在2000人以上或者震級在7級以上的就達幾十次,如日本大陸的地震達到8級、葡萄牙里斯本兩次8級地震、土耳其埃爾津登的8級地震、美國舊金山的8。3級地震,義大利拉坦察的98級地震……&rdo;
洩了氣的李梅,把頭重重地靠在呂濤的肩上,長嘆了一口氣,眼神裡有了一絲憂鬱。她把手又搭在呂濤的肩上,擺弄著呂濤的耳朵,幽幽地道:&ldo;會不會北緯30°的整個地下世界裡,都是一種地質斷裂層?&rdo;
&ldo;好像沒這方面的科研結論,&rdo;呂濤說到這裡,忽然覺得頭腦裡有什麼念頭閃過,但卻又把握不住。想了一下後,斷續續道:&ldo;除了北緯30°線,在地球南緯30°線上也同樣有5個異常區。細心的人們在把這10個異常區在地球上一一標註以後,驚奇地發現它們在地球上幾乎是等距離分佈的,如果把這些異常區互相連線,整個地球就會被劃成20多個等邊三角形,每個區域都處在這些等邊三角形的接合點上。&rdo;
&ldo;算了不說了,憑我們很難理解這一概念,&rdo;說到這李梅直起了身子,眼睛看著呂濤,眼神裡是堅毅和嘲諷:&ldo;或許這裡真得就是你們追隨的天坑洞人大移民之路,或許這裡曾是一條幾萬年前海底大峽谷,一定會有它的盡頭。&rdo;
李梅的話,讓呂濤忽然想起了一句海洋術語。冰蝕槽。這種冰蝕槽形谷地多在冰川侵蝕海岸外的大陸架上,其深度多在183米以上。冰蝕槽的底部有一些不大的盆地和一些分支。一般冰蝕槽寬度為80千米左右,深度在500~600米。最為著名的冰蝕槽是勞倫琴冰蝕槽,它從聖勞倫斯灣開始,延伸1046千米,到薩格納河外241千米的大陸架邊緣處。這種冰蝕槽的形成原因,多數學者認為,大概是在大陸架露出水面時,由於地球正處在冰川時期,巨大的冰川流過,把地殼切割成巨大的溝槽。這方面的證據已經找到不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