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討伐青廷、佔領關外(第2/3 頁)
則嚇得瑟瑟發抖,虧它們之前還竊喜了一下,覺得興夏軍肯定會被毛熊國拼光,最次也是個兩敗俱傷,可惜事情沒有按照它們希望的那樣發展,興夏軍竟然以極小的代價全殲了毛熊軍;
更沒有想到,興夏軍這麼快就對付它們了,連練兵的時間都不給它們留。
雖然局勢迫在眉睫,但朝堂之上爭吵不休,為翁叔平為首的帝黨主張堅守京師和津門,並速調各軍北上勤王;
以李章桐為首的後黨則主張遷都長安,憑藉縱深分化興夏軍的力量;
還有人提議與興夏軍和談;
更有甚者,主張遣使造訪楊興飛,憑三寸不爛之舌退興夏軍的百萬大軍;
還有人提議向列強求援,出兵干涉也好、從中調解也好,只要能阻止興夏軍就行。
這些動靜都被興夏軍情報人員得知,傳給了楊興飛。
對於這些,楊興飛都覺得不痛不癢,只要實力夠強,任何敵人都不堪一擊。
9月10日,位於海參崴的新六師在北溟艦隊的協助下在渾春登陸,沿著圖們江左岸向上遊進發;
渾春副都統恩祥急忙向吉林將軍長順求援,但新六師推進速度極快,打頭的步兵16團一天一夜即兵臨城下,幾十門迫擊炮僅僅轟擊了一輪,城上守軍即一轟而散,新16團當即佔領了渾春城,並俘虜了上千青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新六師西進的同時,第三軍也擴編為第三集團軍,下轄新編第五軍、第六軍;
第五軍下轄新編第13,14,15步兵師;
第六軍下轄新編第16,17,18步兵師;
整訓完成後,新五軍即揮師北上,其中新13師沿著四平、長嶺、通榆一線向白城挺進,新14師則直撲吉林城,新15師在後方跟進;
吉林將軍裕祿聞訊大驚,將防務扔給吉林副都統白裡,自己卻收拾金銀細軟,帶著家小和親衛跑路了;
裕祿前腳剛走,白裡也率一哨兵馬出逃,新編練的兩萬軍隊群龍無首,成了一盤散沙;
失去約束的兵痞、無賴趁機大肆姦淫擄掠。
這樣的場景也在周邊各城上演,使得大半吉林將軍轄區亂成了一鍋粥;
9月15日,整個吉林將軍轄區落入新五軍手中,改稱為吉省。
從頭到尾勢如破竹,打仗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花費的都是趕路的時間。
三個步兵師所屬騎兵營四處搜尋,找到青軍殘部後一邊放風箏拖住對方,一邊通知主力將其消滅,以至於到了後來,幾十個騎兵就能俘虜一營青軍;
月底之時,新五軍將吉林初步梳理了一遍,並且處置了之前乘機作亂的潰兵和無賴,宣佈了軍管條例和安民告示;
隨後將防務交給新徵募或收編的守備軍隊,由興夏軍中抽調軍官及士兵充當骨幹,大城一個團,小城一個營;三個師則兵分三路攻向黑龍江將軍轄區。
黑龍江將軍鳳翔手中的鎮邊軍已擴編至兩萬,有五千老兵、一萬五千新兵,但後者也訓練了四個月,初具戰力了,因此有幾分底氣。
得知興夏軍來攻,鳳翔當即嚴陣以待,將一萬八千兵力集結在嫩江左岸的肇州、大同(非晉省大同)一帶,準備與興夏軍決一勝負。
興夏軍三個師同樣有大半新兵,但勝在士氣和裝備,而且兵力佔優,北溟艦隊還派了十艘內河炮艇前助戰。
鑑於鳳翔在原歷史上抗擊毛熊軍入侵而死,又是楊家將的後人,楊興飛下令先禮後兵。
第五軍軍長錢海旺於是命部下喊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迫之以兵,雖然沒能勸降,但卻瓦解了青軍計程車氣。
9月25日,錢海旺下令進攻,嫩江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