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5 頁)
感受到來自於同胞的關愛,希望點滴關懷能溫暖他們的心靈。”
龍泉看著自己愛妻手臂上的紅疙瘩有些糾結的勸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這做法挺好,只是,你這樣,太辛苦了。就不能換種方式?比如像你以前那樣捐款。”
林瓏從書桌下面取出兩個不鏽鋼飯盒,拉著龍泉的手,一面走出房間一面輕聲說道:“蘇聯的老電影《鄉村女教師》你看過嗎?富裕家庭的少女瓦爾瓦拉隻身來西伯利亞的鄉村當教師,她對學生們說‘我要教你們唸書、寫字、算術。你們要成為識字的人,我要教你們思想。’這句話我一直記得牢牢的。山裡的孩子缺的不止是錢。”
走在去廚房吃午飯的路上,林瓏告訴龍泉,這裡沒有專職的音樂、美術老師。
起初在她來之前是五音不全的餘校長教同學們唱歌,連每週都要唱的國歌,全校學生都沒一個人能把整首歌的每個音都唱正確,因為教他們的人就是錯的。
然後是其他老師誰有空的就誰去上,沒有樂器也沒懂樂器的人,就用一個走音了的磁帶機放音樂,美術課大家都沒畫紙畫筆,老師也不會畫畫,也就讓學生隨便在小紙片上塗塗抹抹、捏捏泥巴混一節課而已。
林瓏感慨道:“如果說大家都沒藝術細胞也就罷了,可是,我才上了兩週課,已經發現了不下5個人樂感特別棒,他們如果能長在城裡,如果有個好爹媽能給錢從小學聲樂、學樂器,絕對不會輸給我那個不到十歲就過古箏九級的學生。他們有著很好的天賦,卻很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成為專業的音樂人才。可惜了,真是可惜了,看到這樣的學生,你說我怎麼捨得放手離開?”
在她看來,與其去教城裡的為了考級而逼著學琴的學生,還不如來山裡教真正需要自己的小朋友。還有美術課,林瓏原本就是專業學過繪畫的美術院校畢業生,她準備在國慶節的時候回家去帶些繪畫工具過來,認真教一教,說不定還能發現有天份的學生。
其實,山
裡的孩子也同樣的聰明同樣的有才華,只是教育資源稀缺,只是沒怎麼見過世面而已,他們也需要有尊嚴的成長,也需要多瞭解點東西,然後挺直了脊樑走出大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靈的關懷才是大善,才更具有意義,比物資援助更有用。
“我知道了,那你打算在這裡待多久?”龍泉也不再勸林瓏,知道她在興頭上勸也沒用,既然她能支援自己報國為民,那他當然也能力挺對方去‘科教興國’。
只是,私心而言,中校大人依舊不希望自己老婆長期待在條件艱苦的山村。他不介意吃苦,可並不希望林瓏也同樣的苦著。
“支教期是一年。”林瓏說著話,將他帶進了廚房,有些留校的孩子正端著飯盆陸續走出去。
居高臨下的龍泉瞟一眼就將大家的午餐情況看得八九不離十,有的孩子飯盆裡只是是苞谷飯,有的多了點水煮大白菜或者絲瓜,還有的就拿著煮土豆或紅薯。
這些就是孩子們的午飯了?那林瓏她平時又吃的是什麼?
“劉老師,他食量大,得吃三人份的,有多餘的嗎?”林瓏走到掌勺的那一臉滄桑的中年女人跟前笑著問道。
“有,有!老餘說有客人,特意多煮了點!”對方用極其不標準的帶著方言味道的普通話笑著回答。
“喲,太謝謝了!”林瓏遞上自己的煮泡麵的不鏽鋼小鍋,滿滿的裝上飯菜交給龍泉,然後又給自己打了一份飯菜。其實就是水煮白菜和炒絲瓜,說是炒其實也跟煮差不多,沒什麼油水。
龍泉端著飯跟在林瓏身後走到了校園裡,看著她隨便拐進了一間沒人的教室開始坐著吃飯,忍不住好奇的問,“為什麼學生吃的不一樣?你每天就吃這些?”
“飯菜五毛一份,兩個菜一塊錢,有錢的就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