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3/5 頁)
道:“大哥,不瞞你說,外面都是官兵,在緝拿朝廷逃犯,不如你呆在這裡,雖然只能和我們一起喝粥,但好歹有瓦片遮頭。等事情過了,你的傷也好了,再走也不遲。”
落水時,丁文長清楚地聽到鄭晟睿大喊,要求手下救出宋舞霞。他一面告訴自己這就證明官府尚未找到她的屍體,另一面又害怕皇帝比他先一步找到她。
姚氏見他遲疑,跟著勸道:“大哥,原本我們也不想多事的,但我們的田產都是被那幫貪官搶去的,所以恨透了那些人,才冒險把你留下。此番你出去,若是被他們發現,便是害了我們全家。”
她正說著,就聽一個老太太在院子裡大叫“官兵來了”。王大健急忙扶著丁文長,讓他躲了起來,自己把兒子交到妻子手上,走出了。
丁文長就聽到一幫子人呼呼喝喝的,隨後又是一陣子乒乒乓乓的搜掠聲,夾雜著老人的哭喊聲。他聽著,心裡過意不去,但也只能安安靜靜地躲著。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官兵們走了,丁文長被扶了出來,就見屋子裡一片狼藉,姚氏默然地整理著東西,一個老太太坐在一旁抹眼淚。
丁文長已經說不出感激與愧疚的話,只能暫時住下。之後從一家人的談話中知道,他們救回他的當日,就有官府的人領著一幫黑衣人挨家挨戶搜查。後來黑衣人走了,官府藉著搜查的名義,日日來搶搶砸砸,村子裡的人都敢怒不敢言。
之後的三天,王大健夫婦一直照料著丁文長,他們從不問丁文長犯了什麼事,甚至連他的名字都沒問。漸漸的,丁文長髮現兩人能識字寫文,根本不是普通的漁民。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原本是官宦子弟,只因父親不願與貪官為伍,得罪了上峰,全家都被流放。他們在半途逃了出來。逃至此地,正好老太太死了兒子,便冒名頂替住下了,靠打漁勉強度日。
說起那段往事,王大健與姚氏都是一臉憤恨,臨了咬牙切齒地說:“都是那個狗皇帝,只知道徵稅收賦,縱容貪官,連十四五歲的孩子都要拉去當兵,卻從不理百姓的疾苦。如果有人要起兵推翻狗皇帝,我一定第一個去參加”
因為王大健的這番話,丁文長忍不住想,如果當初他們沒有選擇逃離京城,而是配合太后謀朝篡位,那麼他和宋舞霞就不會落得今日的結果,他們的兒子也不會被宋修文所殺。
如此這般想著,他更加地後悔懊惱,只盼著能早日找到宋舞霞,無論生死,他都要永遠伴著她。
又過了三日,官兵們不再上門,外面的風聲也沒那麼緊了,而丁文長的傷亦好得七七八八了。
這一日,王大健見丁文長執意要走,沒再攔他,只是告訴他,他已經去四周圍打聽過了,並沒有人救過一個孕婦,亦沒有發現屍體。看丁文長日日念著宋舞霞,他們也不敢告訴他已經過了這麼多日,屍體多半是飄到無人的地方腐爛了,只說要他沿著水流一路往東找,興許能找到。他們只盼著他找著找著就想開了。
丁文長身無分文,揹著姚氏準備的幾個番薯就上路了。他沿著河岸走,挨家挨戶問,左岸找完了就找右岸,不放過任何可能性。很快番薯吃完了,他就在沿途找些苦工做,換些饅頭,再繼續上路。
他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遠,也不知道自己找了多少天,只是看著太陽昇起又落下,即便他努力告訴自己宋舞霞一定沒事,心中的絕望還是揮之不去,甚至他寧願希望皇帝找到了宋舞霞,把他帶回了宮,這樣至少她還活著。
再說宋舞霞,落水之後,她很快就與丁文長衝散了。湍急的河水中,他看到了羽箭不斷射向丁文長。在跳河那刻她就知道他們必死無疑,所以她只想人生的最後一刻能與丁文長在一起。她很努力地一次次向丁文長靠近,可河水一次次把她沖走。失去示意前,她腦海中的唯一想法:上天為何連她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