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俞肖川拍得第一部 純人物紀錄片主角是一對相愛多年但最終分道揚鑣的同性情侶,兩個人都說已經放下了,不愛對方了,可是說這個話時兩人眼中都是放不下。成片出來後,兩人不約而同地發微信給他,幾乎相同的話。
「我說謊了,我不該那麼說的。」
「我挺後悔的,當時說那些話。」
鏡頭前每一句看似灑脫的放下,都是捨不得的放不下。分開不是不愛了,而是看不到對方的愛了,其實愛一直都在,只是人類的心很容易被騙,被眼睛騙,被耳朵騙,被多餘的臆想騙,被生活裡的無奈騙……
莫晗像被迎頭澆了盆冷水,凍得牙齒打顫。每個人都想看懂別人,卻不給機會讓別人看懂自己。多麼的不公平。她低頭看著推車裡的零食,「你想看到什麼?」
俞肖川輕輕笑過,指著一旁的牛肉櫃檯:「要拿點牛肉嗎?」
有些東西說得太清楚了反到沒什麼意思。誰沒有點過去?莫晗有,他也有。現在還沒到戳穿的時候。
莫晗愣了一會兒才接上俞肖川的話,跟櫃檯的師傅說:「來點牛腩,再來根牛骨吧。」俞肖川比她高明,不管是演技還是其他,她得向他多多學習。
連著下了兩天雨,消去了一些暑氣。不過雨一停,上海繼續燥熱。俞肖川在上海待了多日,莫晗過上了平靜規律的婚姻生活。每日俞肖川接送她下班,她做一日三餐,時常,兩人床上配合默契,讓彼此得到很多快樂。快樂過後相擁而睡,俞肖川不抱著她睡就會失眠,她逐漸也習慣了在他懷裡熟睡。莫晗開始在豆瓣上記錄生活,沒有文字只有照片,客廳重新冒新葉的巨樹,將要開壇的醃菜,被放棄的碎布料,路邊乞食的流浪貓……平靜且平凡的日常,不需要多餘的文字描述,看到照片便能回憶起當時的心情。讓她開始記錄這些瑣碎日常的起因是俞肖川拉著她看了一場他朋友做的攝影展,參展的照片都是普通人拍下的生活日常,旁邊三言兩語地寫著拍照人的故事。
「當時看到這隻鳥的瞬間像是世界都被按下了靜止,好像一切都不重要了。」
「我跟著他們笑了很久,很多不愉快都被笑走了,後來我常模仿他們那樣大笑,卻很難重複當時的快樂了。」
「這碗麵讓我想到了我奶奶,她去世三年了。」
「河水臭的像我前男友的腳,他是個混蛋,我向河裡扔了一塊石頭。」
都是私人的記憶,文字是對畫面的回憶。沒有觀眾,那些回憶將永遠留在畫面裡,而不是文字裡,俞肖川是這麼解說的。他還說照片和影像是時間的延伸,它們讓時間變得永痕,和日記一樣。於是莫晗才開始認真地拍照記錄眼前她認為值得記錄的細節,為了未來隨時到來的離開,不至於一無所有。
攝影師
有小吃在她每一張照片下點讚,偶爾留言,「看起來很好吃」諸如此類,孟秋偶爾也會留言問她拍得是什麼,她會和她對話幾句。她從不搭理有小吃,因為她不在乎陌生人對她的關注,哪怕對方是她欣賞的網友。
在連夜確定下個季度的下單量後,王妍帶著母親去日本了。根據她的朋友圈可以得知她們拜完了京都所有的神廟,她給母親祈福,母親給她祈福。她母親雖然一臉病態,但每張照片都盡力笑得開心。
張迎接管了設計部事務。她和王妍一樣都是工作狂,不同的是她不要求其他人跟她一樣。莫晗偶爾加班,雖然提前告知俞肖川不用接,但他到了時間總會在樓下等著。次數多了,連大樓保安都知道莫晗有個很疼她的老公。
邱檬轉正了,調去了更適合她的品牌部。莫晗和她熟悉起來,經常約著一起吃午餐。熟悉後莫晗才發現邱檬人還不錯,跟孟秋一樣,誰對她好她就對誰好。兩個人在不同部門,反倒能說一些心裡話,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