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繼續調研(第1/4 頁)
第二天下午,承建翠竹山旅遊開發專案單位人員和裝置就源源不斷地進入工地,該專案正式進入施工建設階段,何曉梅的工作也更加繁忙起來。
然而,王偉江絲毫沒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毅然決然地帶領著洪家衛和李建繼續踏上了對全市五縣一區展開深入調研的征程。他依然秉持著自己一貫以來特立獨行的行事作風,堅決不讓市縣兩級的任何人陪同左右。每到達一個新的地點,他都不會提前發出任何通知,也絕不接受當地特意安排的隆重接待。他隨心所欲地穿梭於各個角落,目光敏銳而犀利,不放過任何一處值得關注的細節。無論是繁華喧囂的鬧市街區,還是偏遠幽靜的鄉間小道;不管是高聳入雲的現代化大樓,亦或是古樸陳舊的傳統民居,只要是他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他認真觀察、仔細思考的身影。
目前,全市五縣一區,他已經調研過了武陵縣、武庭縣、渭水縣、金河縣、渭城區,唯獨還剩寧西縣沒有調研,今日他又悄然來到寧西縣。
寧西縣位於渭南市東南方向,乃是該市面積最為遼闊的縣域,佔地足有三千二百多萬平方公里,如此廣袤的地域之上,生活著多達一百二十六萬的民眾。這裡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境內的地下蘊含著大量優質的煤炭資源。
長期以來,煤炭產業始終是這座縣城的經濟支柱,源源不斷產出的煤炭不僅為本縣帶來了豐厚的財政收入,更支撐起了整個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儘管一屆又一屆的政府更迭交替,但其中多數領導班子並未能夠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而是選擇因循守舊,沿著前人所走過的老路前行——依然將挖掘煤炭作為維持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唯一途徑。這種短視的行為雖然在短期內確保了城市的運轉,但卻也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如環境破壞、資源過度開採等,給寧西縣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隱患。
王偉江初至渭南市擔任市長沒多久,他就從側面瞭解到,渭南市下轄的五個縣以及一個區竟然全都將地下煤礦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來發展。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種利用本地資源優勢謀求發展的做法本無可厚非,然而,若只是一味地過度依賴於某一種特定的產業,那麼這個城市的產業鏈必然會顯得極為單一且脆弱不堪。長此以往下去,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或者該產業遭遇不可預見的困境時,整個城市的經濟恐怕將會面臨巨大的衝擊與挑戰。王偉江深知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心中暗自思忖著如何才能打破這一僵局,推動渭南市實現多元化、可持續性的產業發展格局。
身為渭南市新一屆的掌舵者,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和使命。站在城市發展的十字路口,他無法再容忍渭南市這種過於單一的產業鏈繼續存在並發展下去。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採取果斷行動來改變這一現狀,那麼這座城市的未來將會面臨諸多挑戰與困境。
所以,他下定決心要儘快扭轉這種局面,打破原有的發展模式束縛。他開始深入研究市場趨勢、分析本地資源優勢,並積極尋求外部合作機會。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內心孕育出了一個大膽而創新的構想——走多種產業齊頭並進的道路。
一方面,他將會大力扶持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如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為城市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同時,注重加強農業現代化建設,推動農產品深加工,拓展農村電商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此外,他還積極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渭南,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透過一系列有力舉措的實施,相信不久的將來,渭南市必將迎來經濟的良性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當那輛黑色的轎車緩緩駛入寧西縣的地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