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收編突厥人(第1/2 頁)
幾大世家搞出了這麼大動靜,哪能輕易揭過?
李淵的思維還停留在士族與皇權共治天下的階段,而李元喆卻是清楚的知道士族的衰亡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他們再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佔據優勢地位的自己要是不讓世家脫層皮就是在浪費眼前的大好機會。
他的意見是讓幾大世家拿出一大批糧食來當做罰金,還要收回鹽鐵專營權。
李元喆還記得雲燁說的那些災難,雖然歷史已經改變,那些大災難不一定還會出現,但有備無患,經歷過與突厥的大戰,朝廷的家底掏空了,沒有能力再去應付可能出現的天災,世家手裡不缺糧,與其等到災難出現的時候讓他們發國難財,不如現在就做好準備,囤積足夠的糧食來預防災害。
儘管他可以透過聊天群從其他群員所在的世界獲取糧食,可大家的世界都處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糧食是戰略物資,他所需要的糧食是要供上百萬人消耗的,群員不可能毫無節制的出售糧食給他。
從文總和雲燁手裡得到的高產良種需要很長時間去推廣,並不能拿來應急。
所以根本的辦法還是要在自己的世界解決糧食問題。
世家手裡有大量的優質土地和佃農、奴僕,經過多年的積累,手中的糧食很富餘,要他們拿出糧食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收回鹽鐵專營權則是困難的多。
從前隋起,國家取消了鹽鐵專營,對於鹽鐵這樣的大宗必須品只收市稅,鹽鐵之利基本被各大世家瓜分,朝廷失去了兩項重要的財源,民間也因為鹽鐵業被世家壟斷而造成了普遍缺鹽缺鐵的情況,李元喆深知鹽鐵的重要性,而且暫時消除了外部威脅的大唐即將進入穩定的發展期,各項建設對財政的需求會急速增加,他可不想再來一次砸鍋賣鐵,況且就他那點錢已經貼到這次的軍費裡了,論身價可能還不如長安西市的那些大胡商。
搞錢是必須的,沒錢啥也幹不了。
李淵聽到兒子要收回鹽鐵經營權的時候沒有提出什麼反對意見,他是想要大事化小,可也不願意錯過增強國力的良機,預設了李元喆的意見。
世家方面對皇帝要糧食的要求一口答應下來,左右不過是他們的剩餘物資,用一些糧食換取皇帝的諒解是樁很划算的買賣。
但是他們卻捨不得巨大的鹽鐵之利,和糧食這種各地都有出產的東西不同,鹽鐵的生產對礦產和地理環境的依賴非常大,大唐主要的鹽鐵產區都在世家手裡,朝廷收回鹽鐵專營權的同時必定會把手伸進世家的勢力範圍,這是世家所不能忍受的。
錢可以少賺,但朝廷想要插手自家地盤絕對不行。
這是世家的底線。
李元喆也做了妥協,給出了兩個方案,一是朝廷只收回鐵礦,世家產的鹽交由官府收購,留給世家一定的利潤空間。二是朝廷不收回鹽鐵專營權,而是開徵商稅,稅率十分之一。
世家人聽到皇帝給出的條件,心中大罵皇帝蹬鼻子上臉。
鹽鐵之利雖大,可與十分之一的商稅相比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士族明面上看不起商人,背地裡卻是家家經商,因為各個世家都有著大量的親族人口,只靠土地的產出能維持住日常開銷便已經是不容易了,維持奢靡的生活只能靠商業上的收益來填補,相比舍棄鹽鐵販賣的大部分利潤,開徵商稅無疑是在割他們的肉。
世家不會因小失大,也不能直接答應皇帝的要求,想要再爭取一下更好的條件。
談判過程中李元喆用清查土地人口來試探過世家的反應,結果是世家寧死不從,無奈只好放棄。
又是一番扯皮過後,李元喆也不讓世家派質子了,世家接受朝廷收回鹽鐵專營權,保留鹽鐵的生產權力,朝廷收回了國內所有的銅礦和鐵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