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秦·招賢(第3/3 頁)
力地舂起糧來。
秦昭在一旁陷入沉思。
她想起曾在魏國時的日子,吃飯會是件痛苦的事,除了食材和烹飪方式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每日都要舂米。
一日兩餐,一家口糧,舂米絕對要消耗掉婦女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給她們的身體帶來過多的勞損。
現代人舂米最多算憶苦思甜、體驗生活,但在戰國時代,舂米絕對只有苦,只有為飽腹的無奈。如果不是違揹人類快樂的事,舂米怎麼又會是一種專門給婦女的苦役刑罰呢?
秦昭閉上眼,她記得的,有樣東西雖然可能含量不高,但絕對能大幅度減輕舂米的勞累和痛苦。是什麼來著呢……
小腿被小石子擊中。
秦昭一看,是里正的小兒子趴在門檻上,用小木片模擬投石車,自個玩著攻城遊戲呢。
小木片,支點,起落…
槓桿原理——
她想起來了,是踏碓!
秦昭提腿便向村中的曬場跑去,桑冉正在那教人做淨水罐。
黔首們那日見滷水過濾的奇特景象,知道濾水器能把大雨天混濁的井水變清,加上需要的東西不稀罕,有心思的都想給自家整一個。
“桑冉,桑冉,過來看看這東西——”
隨著
秦昭的喊聲,黔首們主動讓道,露出中間抱著陶罐正填沙礫的桑冉。她把他拽過來,隨手撿起周邊一根樹枝,興致勃勃地在地上畫出踏碓的草圖。
碓臼、碓馬、支架,秦昭甚至還細心地給老幼使用者添上了扶手。
能造出來吧?“可以,為什麼這裡短?這樣更費力。”
桑冉指著踏腳那邊問秦昭,他瞬間就知道這東西要用來幹什麼了。他只是奇怪她從省力出發的設計,為何要做得費力。
秦昭並不奇怪桑冉對槓桿原理的熟悉。在桔棒廣泛應用的時代,墨家門人怎麼會沒研究過小小的槓桿。
踏碓的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槓桿,但這種設計能增大碓馬下落的高度——“是為了增加舂糧的衝擊力?”
秦昭點點頭,桑冉自己就想出了答案。給冉備好原料工具,簡單!
桑冉抱著罐子自信滿滿,拉著秦昭開始討論細節。秦昭完全不藏私,就地開始畫分解圖,和他商量第一個踏碓的選材以及建在哪裡。
他們的討論沒有避著外人,周圍的黔首聽見隻言片語,看著地上多出來的圖畫,又一次陷入欣喜中。
黔首們自覺壓低聲音,相互拉著彼此,免得有人太好奇,反而驚擾了兩位貴客,弄壞了他們的圖。
老秦人們都知道,又有惠及他們的好東西要出現了。這時候誰敢出岔子,就準備吃他們的鞋底子!
士子,客啊——出苗了,出苗了!里正風風火火地從村頭跑過來,那腿腳靈敏得像兔子,就差要飛過來了。
報喜的里正本想拉著兩位恩人去看看田間的好景,把好訊息告知村中眾人——但這群人目露兇光,順手提起農具石塊,殺氣騰騰地望過來是幾個意思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