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第1/2 頁)
此刻公孫策擔憂的家人,日子並不好過。
他父親公孫厲仗著祖傳的雁翎刀斬殺了村子裡為亂的陰魂後,被村裡的人推舉為首領。開始了自己小家小業的奮鬥史,後來斬殺了一名胡將軍魂,獲得了將格,成為一個類似杜徵一樣的存在。麾下有天兵,說神將不是神將,類似兵家傳承者又沒有傳承力量。
此時的西域,只有兩個勢力,一個是漢軍班超勢力,駐紮在天山以北。另一股是西域本土勢力回鶻(音,狐),盤踞在天山以南。
回鶻,是鐵勒諸部之一。而鐵勒是中國北方古代民族名,又逐漸由北方遷往西北方的一個綜合性的民族。
鐵勒又稱狄歷、丁零、敕勒、高車。隋代起作為除突厥以外的突厥系民族的通稱。語言、習俗均與突厥同。後契丹人統有大漠南北,鐵勒一族逐漸消失。
隋唐時期,回鶻受突厥政權統治。公元605年(隋大業元年),回鶻聯合僕骨等部族起來反抗,終於擺脫突厥的統治,逐漸強大起來。公元646年(唐貞觀二十年),回鶻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
薛延陀部落很倒黴,跟在唐朝屁股後面一起滅掉後突厥勢力,剛剛佔據後突厥遺留下的地盤,還沒等他壯大起來,就被大唐鼓動的回鶻人將薛延陀滅掉。可見大唐對外政策的鐵血和靈活多變。
其後回鶻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公元744年(天寶三年),回鶻首領骨力裴羅自立為可汗,建立回鶻政權。這時回鶻控制的地區,東起今額爾古納河,西至今阿爾泰山,勢力日益強盛。公元840年回鶻政權被推翻後,大部分回鶻人向西遷徙。一支遷到蔥嶺以西,一支遷到河西走廊,一支遷到西州(今新疆吐魯番)。西州回鶻又向西發展,以高昌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鶻政權。西州回鶻後來改稱為&l;畏兀兒&r;,也就是今天那個啥弄切糕的先人。
此時西域的回鶻勢力並不是一族之勢力,而是糅合了西域諸胡的一個綜合性大勢力。但因為內部的不純潔,戰鬥力也不強。但時時刻刻都在攻掠漢軍班超勢力,而公孫策的父親公孫厲此時就是漢軍一名司馬,帶著五百人守著一座軍鎮。
下雪之後,缺少糧草的回鶻人突然加大了對班超一部的攻勢。畢竟班超控制的地盤,可以說是西域的精華地帶。這裡繁華城市裡無數的物資足夠班超一部堅持到來年秋收,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班超一部還發現了幾座地表大糧倉!
很多糧倉都是修築在地下,結果人世大變之後,地下建築全部坍塌,這部分物資就不能指望了,但還是有不少非前朝廷控制的大糧倉修建在地表。
因為班超勢力大,又有充裕的糧食,公孫厲就帶人投奔了班超。
此刻他剛剛帶人打退一波回鶻散騎,這些回鶻散騎過來不是打仗的,而是來搜尋糧食的,如果碰到膽子小的守將,他們也不介意敲詐勒索劫掠一番。
第八十二章 甜瓜郡
甜瓜郡曾是古&ldo;絲綢之路&rdo;重鎮,地處中原與西域文化交匯之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融西域南北景色和氣候於一地,有&ldo;西域縮影&rdo;之稱。
甜瓜郡曾於元明時期建有一國,該國的興衰與王室家族由信奉佛教到改信伊斯蘭教的歷史一致。這裡地處天山東部戰略要地,曾是西域與中亞各地派往燕京的貢使及往來內地商旅必經之路。
元代曾屬畏兀兒亦都護管轄,後封為成吉思汗後裔納忽裡鎮守之地。明朝永樂二年封納忽裡之繼位者安克帖木兒為首任忠順王,並賜金印,甜瓜地區自此成為明朝的一個屬國。
同樣的,此時甜瓜國歸屬回鶻大聯盟,無論是公是私,公孫策大軍必須攻克這裡。因為他率軍透過這裡,就需要這裡的物資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