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4 頁)
啥�幕�帷�
果然,衛朔一聽說崔燾是代替崔毖前來向他賀喜的,不由嗤笑一聲道:“你叔父不會以為派個人到我跟前說幾句好話,在下就會忘記他曾經做過的錯事吧?呵呵,真沒想到崔毖竟然是這樣天真的一個人!九品中正制果然不是個好東西,看看選出來的官員都是些什麼德行!”
這時魯昌又站出來指著崔燾的鼻子罵道:“你叔叔勾結胡人來滅我西安平,現在竟然還有臉來賀勝!難道把我們當白痴嗎?回去告訴你叔叔,他若是識時務呢,就趕快趁早投降,我家主公看在同為炎華夏一脈的份上,定不會為難於他!可如果他要是想著逃跑,今後一旦被我軍抓獲,有什麼樣的後果可就不是能預料的了。”
衛朔看崔燾一臉侷促,忙假裝呵斥了魯昌幾句:“魯主事不得無禮!崔毖固然犯了大錯,可崔燾不過聽命行事罷了。今日他遠道而來,怎麼說都是我們的客人,怎能大加呵斥呢?”
隨即衛朔又安慰了崔燾幾句:“閣下來意,衛某已知之!可俗話說: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此戰之後,衛某一統遼東的契機已然出現,故不可能為了區區蠅頭小利而放棄這個難得機會。你回去之後,請細細轉告崔刺史,儘快說服他放棄抵抗,爭取早日投降!”
“只要崔刺史願意放下雙方的恩怨前來投降,衛某保證絕不傷害崔刺史一絲一毫!”
聽了衛朔的話,崔燾只好黯然離去。就在崔燾離去不久,大批兵馬自西安平而出,分數路朝著襄平、汶縣、安市縣、新昌縣、力城縣、居就縣等縣開拔。各地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一看到大軍中飄揚的衛字旗就紛紛開城投降。
最搞笑的還是崔毖,他既沒有膽量選擇與衛朔死拼到底,也不敢冒險投降衛朔。最後在衛朔大軍抵達襄平之前,他竟然獨自一人棄城逃到了昌黎郡去投靠了慕容廆。
只因崔毖逃走時沒有通知任何一人,導致他的家屬和幕僚都沒有來得及逃走,紛紛被進駐襄平的衛軍捕獲。被俘虜的人當中,除了崔燾外,唯有高瞻最讓衛朔惦記。此人是個有本事的人,只因崔毖不能好好發揮他的作用。
渤海高家也是名門望族,高瞻“英爽有俊才,身長八尺二寸”,中原胡亂發生後,他帶領族人遷居到幽州,本打算投靠幽州刺史王浚,可後來看到王浚不像能成就大事的人,無奈之下又依附於崔毖,隨崔毖舉族遷到了遼東。
當初崔毖準備勾結胡人討伐衛朔的時候,高瞻是堅決反對的,無奈崔毖不聽他的。等到崔毖會盟時,他又竭力為崔毖謀劃,可最終還是失敗了!
如今崔毖一人獨自逃到了慕容部落,高瞻卻意外成了俘虜。衛朔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人,就讓人將其送到了西安平。
衛朔一看高瞻,見對方長得氣宇軒昂,就非常器重他,想拜他為參軍,但高瞻說自己有病給推辭了。得知高瞻拒絕了自己,衛朔並不意外。歷史上高瞻在崔毖逃亡後,就拒絕嚮慕容廆屈服,最終落了個鬱鬱而終。
歷史上裴嶷和高瞻兩個人在少數民族勢力強大時,選擇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即合作與不合作。裴嶷的所作所為,是漢族精英面對亂世的積極干預,企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家族、民族爭取最大的利益,在當時的人看來這是無可厚非的行為。
不過,作為後來人,衛朔自然對高瞻更加高看一眼。高瞻的不合作代表了這個時代中漢族精英的高尚氣節,而這種氣節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財富。
面對這樣一個品節高尚之輩,衛朔打算向劉皇叔學習準備三顧茅廬。在隨後的幾日裡,衛朔多次帶著禮物上門探病。畢竟衛朔與慕容廆不同,高瞻不可能像用歷史上對待慕容廆的態度來拒絕衛朔。
第143章 高瞻出山
“高先生,感覺如何?身體好點兒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