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臨走之前,衛朔拿著短劍對大匠師道:“大匠師,你們打造的這把短劍我十分滿意。看到這把短劍我突然有個新建議,每年教導營都有很多軍官從裡面畢業,日後當軍校建成之後,每年也會有更多的軍官從軍校畢業。我想送給每位畢業軍官一把像這樣的短劍,充當武將們佩劍,以此來培養武將們的榮譽感。希望諸位能在兩年內多打造一些類似的短劍交給我。”
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
現今算上徐州、青州兩處據點,衛朔麾下一共有民四十餘萬,本來按照四十比一的民兵比例,他最多隻能招募一萬職業士兵。可考慮到眼下正是戰時,除了青、徐二州外,而遼東又是局勢緊張之地,故衛朔總共徵召了十二廂職業士兵。
其中步、騎、水各佔五、五、二成比例,鑑於遼東戰事緊張,五廂騎兵全部駐紮在遼東一線,用來壓制遼東各地胡族;而五廂步兵的安排則是嶗山駐紮一廂、徐州駐紮兩廂、遼東駐紮兩廂;而兩廂水師則是嶗山、遼東各駐紮一廂。
除了這十二廂共三萬六千名職業士兵外,衛朔擁有五萬地方守備性質的府兵,按照規定,治下任何年滿十五週歲且四十歲以下的男子,必須在每年的冬、夏兩季自備弓箭、武器參與軍事訓練,而這些民兵一旦透過考核就可被選為府兵。
被選為府兵的青壯,將會接受更加嚴格的軍事訓練,只是不需自己自備武器裝備,一切均由官府分發。府兵有服役年限以及年齡限制,一般服役五年或者年齡超過四十歲者必須退役回家。
府兵雖然沒有俸祿,但服役者可享受一定的減免稅賦的待遇,有在府兵服役的家屬,每年可享受減免一半稅賦的福利,這也是衛朔治下百姓踴躍參與府兵選拔的主要原因。
老百姓不懂什麼大道理,只看得到眼前利益。他們只知道府兵是守備部隊,一般只承擔地方守禦任務,既不用擔心上前線打仗,又有機會享受免稅待遇,這樣的好事到哪兒去找?
府兵在衛朔治下屬於地方守備部隊,一般不承擔複雜戰事,但真到危急時刻,府兵該上也得上。這時候由於府兵日常沒有俸祿,一旦被徵召參與了戰事,戰後根據評估參戰者將會得到豐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表現優異者可被直接選入廂軍或者被升職。
作為職業士兵的廂軍都是從表現優異的府兵中選拔而來,廂軍每月俸祿是兩萬錢,可購買糧食兩石,而且家屬還將享受賦稅全免的待遇,各種福利加上俸祿可以輕鬆讓一個五口之家在古代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廂軍同樣有服役年限和年齡限制,每一位廂軍士兵的年齡必須在二十歲至三十五歲之間,最長服役年限同樣不得超過五年,除非你能從士兵晉升到軍官行列,才能延長自己在廂軍中的服役年限。
同時,為了打消麾下士兵的後顧之憂,衛朔規定無論民兵、府兵、廂軍凡戰歿者,直系家屬均可享受賦稅全免、子弟免費入學、官府奉養孤寡等一系列優厚福利,同時直系家屬每年可得十萬錢的撫卹金。
正是衛朔一系列優軍政策,再加上均田制、釋奴令的推行,極大地調動了治下百姓的參軍積極性。
自開府治事後,經過數月調整,衛朔總算完成了對自己治下軍事力量的整合。正是透過此次整合,他才發現自己麾下的武器裝備又多混亂,除了長矛、長弓、紙甲做到了統一外,其他無論鎧甲還是兵器大部分均來自於繳獲所得。
其中既有高句麗人的,又有匈奴人的,還有少部分晉軍制式武器。之前限於衛朔沒有鋼鐵來源,他就是想統一裝備也做不到。
如今隨著鋼鐵作坊開始出產鋼鐵,衛朔終於將軍隊換裝提上了日程,不過鑑於目前鋼鐵作坊的產量還不足以支撐對整個軍隊進行更換新裝備,他只好將重點放在陌刀隊和騎兵部隊的裝備更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