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4 頁)
此告密之事,乃齟齪小人行徑,我們斷然不可為,更何況口說無憑,無有任何證據,反讓人定個誣陷之罪。不過張角並非成大事之人,雖能擾得天下大亂,但想要推翻漢室江山,無異是痴人說夢。”
一路北行,出鉅鹿,奔中山,直抵上曲陽縣。漢代有兩個曲陽縣,一個是下曲陽,在現代的石家莊以東的晉縣,張角的弟弟張梁後來便戰死於此。另一個是上曲陽,在定縣以西的曲陽,正是劉澤要找的定窯遺址所在地。
劉澤檢點了一下買到的少年,竟有一千六百餘人,男孩一千四百多,女孩不足二百人,看來張飛和管亥完全是按照劉澤所定的比例嚴格地執行,年齡大體以十一二歲居多。劉澤勘探了一下曲陽磁澗附近的地形,發現磁澗以北十里處有座鳳凰山,荒無人煙,山中有一谷地,極是寬敞平坦,四周懸崖絕壁,山林茂盛,泉水清冽,是一個再理想不過的場所了。
地址選定之後,首先得和當地的父母官搞好關係,畢竟這麼多人駐紮在此若無官府的首肯以後肯定會有麻煩,往輕裡說是流民聚集枉圖滋事,往重裡說結夥成盜意圖謀反。劉澤立刻趕到曲陽縣城拜見曲陽縣令。
那曲陽縣令姓成,卻是幽州漁陽人氏,不知是不是看到劉澤拜帖上寫有廬江太守盧植門下弟子,還是念在劉澤是同鄉人的緣故,抑或是劉澤長長的禮單打動的他的心,畢竟那禮單上赫然列著十匹蜀錦,一雙白璧等貴重禮物。
成縣令立刻接見了劉澤,對劉澤提出的在磁澗村附近新建幾個瓷窯的要求滿口答應,並對劉澤請求將幾百名童工(人數上劉澤瞞報了一半)安置在鳳凰山谷也是點頭應允,不過人頭稅可是不能免的。劉澤本來也沒指望能免交人頭稅,只要官府同意他在磁澗設立窯廠安置童工就成。目的達成,隨便寒暄幾句後劉澤立即告辭。
於是率眾進入鳳凰山,在谷中寬闊平坦的地方搭建了幾十頂帳篷,帳蓬內鋪上了軟和的草蓆,可以席地而睡,總算將這一千多人安置了下來。
解決了住的問題,其次就是吃的問題。漢代不象現代是一日三餐,而採用的是一日兩餐,早晨日出之後進食,稱為朝食,下午申時進食,稱為晡食。劉澤明白這些少年面黃肌瘦體質虛弱皆是由於營養**所致,要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則營養更是要跟得上才行。於是他改一日兩餐為一日三餐,規定早晨六點(卯時三刻)吃早餐,中午十二點(午時三刻)吃午餐,下午六點(酉時三刻)吃晚餐。劉澤還親自訂下食譜,早餐為羊奶(附近找不到足夠的牛奶,不過山裡人養羊多,羊奶供應充足)、稀飯、鹹菜和饅頭,午餐二菜一湯,有葷有素,豬牛羊雞鴨魚調配食用,主食是米飯或麵條,晚餐一葷一素兩個菜加饅頭,基本上頓頓有肉有菜,七天之內不重樣。所有食材均從附近村子和曲陽縣城購買,劉澤還專門請了十幾個廚師來掌勺,目的只有一個,要讓這些孩子們吃飽吃好。
劉澤又專門請裁縫上門量體裁衣,為每個人統一定做了一身衣服,清一色的黑色勁裝,窄袖緊身,整齊劃一。
張飛看著錢流水一樣地花出去,卻也實在不明白劉澤在搞什麼,尤其是吃飯,居然給改成了一日三餐,伙食豐盛地連地主老財也比不了,每次他忍不住都要問劉澤,劉澤只是笑而不語。
接下來,劉澤便制定了一個詳盡地訓練大綱,考慮到現階段這些少年的體能狀況,也就是進行些體能強化的訓練和基本的武術,強度並不太大。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劉澤相信三個月或者半年之後,這個訓練大綱將會進行調整。劉澤從縣城又高薪聘請了幾位教書先生和武師,至於總教頭一職,劉澤交由管亥擔任。管亥曾佔山為王,統領幾百號人馬,將這一千多個少年交給管亥管理,相信他一定能勝任。
他對管亥道:“這一千多個少年良莠不齊,我們第一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