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火炕(第1/2 頁)
古代的冬天,在很多人面前,都代表了它不同的一面。
對於權貴們來說,是觀雪景的好時機。
對於衣食不愁的讀書人們來說,又多了一個詠梅的機會。
對於行商們來說,代表著道路泥濘路滑,趕路時要一再小心。
對於邊關的將士們來說,是難得的可以稍稍放鬆警惕的時刻,冬日裡,哪怕是突厥人,都不會冒著風雪與寒冷前來掠劫。
而對於柳意來說,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我和閻王搶人命”限時活動。
不誇張,去年整個冬天,都在瘋狂搶人。
北地寒冷,那麼以前在柳意沒來時,窮苦百姓們是如何度過冬天的呢?
一個答案:硬扛。
對,就是硬扛。
往往一戶人家只有一床厚被子,一身厚衣服。
晚上一家人睡在一起,白天只有一個人能出門活動,因為衣服只夠一個人穿,像是小孩子們,基本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為了保暖,都是光溜溜的待在被窩裡。
一床厚被子當然不能足以幫助百姓們度過冬天,在冬日來臨之前,就要提前撿柴,但一般柴火也是不夠的。
買柴肯定買不起,炭就更別說了,大安朝的炭,哪怕是最便宜的草炭,都不是普通百姓們能夠承擔的起的。
因此,燒柴要節儉,屋內也做不到一直暖烘烘的,再加上冬季食物短缺,用食也要減少。
一邊餓肚子,一邊受著寒冷,身體缺乏足夠的能量來產生熱量,只會更覺得寒冷。
而寒冷的天氣也會加重原有的疾病,哪怕是在擁有各種取暖裝置的現代,冬天對於生病的老人們來說都是一道坎,更別提一直保持在這種惡劣情況下的古代了。
像是那種睡了一覺起來,發現同一張床上的親人已無知無覺沒了氣息的情況,對於大安朝的北地百姓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了。
一般冬日,最容易死去的就是老人和小孩。
而最糟糕的是,北地雪厚,當一戶人家無力去清除積雪時,就可能會發生落在房頂的厚重雪層將屋子壓塌的情況。
這種時候,死的就是全家了。
柳意在去年的冬日儘可能的救了更多人。
但去年冬天,她手中只有一個胡縣,饒是如此,依舊是上下官吏忙碌無比,各種調動資源,才勉強沒讓胡縣的冬日百姓死亡率上升。
而今年的冬天,她手下有四個縣。
“好訊息是,雖然要管理的人變多了,但能夠調取的資源也更多了。”
而百姓們大多都參與了四縣工作潮,如今四縣經濟在流動,百姓們手中也比往年多了更多的積蓄。
開會現場,柳意看向周靈文:
“全面鋪炕進行的怎麼樣了?”
鋪炕,就是火炕。
現代北方至今還儲存了這種取暖設施,原理是基於熱空氣對流和熱輻射來為室內提供熱量。
簡單來說,就是用磚塊土胚等蓋一個大床,從炕的下方做一個煙道系統,煙道通向外面的灶臺。
就可以達成燒灶臺,熱氣全都順著煙道進入火炕,火炕表面的磚石能吸收熱量,並透過熱輻射將熱量傳遞到炕面上方和周圍的空間,使得室內溫度升高。
一句話:人躺在火炕上,暖烘烘的。
說起來,這火炕按理說古代北地也應該早早就有了,但也不知道是因為柳州不算特別北,還是因為這項取暖設施技術還沒有被人鑽研出來。
柳意對於火炕的歷史並不太瞭解,在現代時,她曾經在寒假時,去一位北方朋友家裡玩了幾天。
當時睡得就是火炕。
不誇張的說,屋內沒有開空調,但柳意依舊整個晚上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