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戰成名(第1/3 頁)
“人算往往不如天算”,就在知路書院眾人以為找到了方法,可以應對缺少一名選手的窘境時,慄少勇從初試報名處帶回了本屆的初試規則,而這份規則的出現,讓大家的心情一下都沉重了起來。
靈脩武試在皇室舉辦的諸多比試中,雖然級別不是很高,但由於它的成績會影響很多後續比試,因此皇室對靈脩武試還是非常重視。
每屆靈脩武試之後,皇室都會委派專人進行復盤研究,找出舉辦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修正。因此,每屆靈脩武試在規則上面都會有所改動,區別是有些年改動大一些,有些年改動小一些。
今年的改動對於知路書院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精英武試的參試隊伍數由原來的二十四支擴大到六十四支,每個分割槽初試取得前八名的隊伍都將有資格參加第二年舉辦的精英武試,知路書院這屆選手獲得參加精英武試的機會也隨之加大。
憂的是除了分割槽初試第一名以外,其他七名將會引入計分制來決定最終名次,計分規則很簡單,就是計算淨未陣亡人數。一場比試下來,如果勝方比輸方多一個未陣亡人,便得一分,多兩個便得二分,以此類推。
以前各隊為了取得好的名次,都會採取儲存實力,消耗時間的戰術,往往最後只是以一個未陣亡人數的優勢獲勝。
顯然這條路今年已經走不通了,因為分割槽只有三十二支隊伍參加,而且是單場淘汰,如果還像以前那樣,一場比試下來,獲勝方可能只會拿到一或兩分,那麼即使連贏四輪,拿下往屆的第二名,最後也大概只有不到十分。
這其實很危險的局面,因為它的最終的名次,很可能還不如一支只贏了一場,但卻團滅對手,本方又無陣亡人數,從而積十分的隊伍高。
這一看似不怎麼公平的改動,其實卻是劍指初試多年來,各隊為求名次而採取消極戰術的弊病,是在逼著各隊選手用盡全力,爭取以最大的優勢獲勝。
因為秦未名的存在,知路書院除了喬雨君外,都預設己方隊伍只是以九人應戰,那麼每一場的比試,都意味著從一開始,他們就已經輸給了對方一分。
但是現在名已經報過了,帶秦未名參賽,已經是既成事實,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爭取好成績,多拿幾個勝場,多攢幾個分數,畢竟名額有八個,比以往多了一倍還不止。
三天後,清晨,華陽城演武場。
萬眾矚目的華陽初試終於拉開了帷幕,演武場中早就已經搭起了四個大擂臺。
一個五六十歲樣子的老者,衣著華貴,正操著外地口音,大聲宣佈著初試的相關規則。
他叫荊昌義,也是帝國長老團的一員,依慣例今年他恰巧被皇室選為專員,派到華陽分割槽,與當地兩名常年負責初試工作的專職人員,一起主持這次的初試。
“下面我宣佈第七十三屆靈脩武試華陽分割槽初試,現在正式開啟!”荊昌義的這句話,彷彿給大家注入了興奮劑一般,頓時人聲鼎沸,歡呼聲從圍觀的人群中爆發了出來。
相比精神有些亢奮的圍觀群眾,各支參加初試的隊伍就顯得要冷靜許多,他們在初試舉辦方相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入場。
很快入場完,然後各隊領隊被召集到了一起,進行第一輪對陣序號的抽取。
對陣順序是固定的,一號對三十二號,二號對三十一號,三號對三十號……以此類推。每天原則上,上下午各同時進行四場比試,第一輪武試兩天結束,然後休息三天,獲勝的十六支隊伍再抽取第二輪的對陣序號。
第一天的比試,知路書院輪空,但他們沒有離開,而是分成幾組,分別去觀察四個擂臺的比試情況。說不準今天比賽的哪支隊伍,將來就會成為他們的對手,知己知彼還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