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是老闆的曾曾曾祖父發明的。”
氣門芯聽到這裡有了興趣,便問:“真的假的,要是真的,我們雜誌的美食版塊下回專門給它做個報道。”
“您可別瞎操心了~”牛皮糖轉頭說道:“都說這家老闆低調了,人家不差錢也不差名氣,店都開在了這種小地方,本來就是圖個安安靜靜地做料理,若想要出名,早就在日本有大批的財團要投資他開酒店,人家就是嫌煩,才躲到了這異國他鄉,就只有小範圍的人才知道而已,我也是聽一個日本的古玩收藏家介紹才知道這店的背景。
樓下那大堂裡的生意,都是請來的廚師隨便做做的,味道也已經很不錯了。只有這樓上的兩間才是安倍先生親自下廚,要不是我跟著那些大人物經常來這裡,這個包廂一般不會給外人預約的,到底是真是假,一會你們吃了就知道了。”
被他這誇張的一吹噓,我又環視了一下這包廂的格局。整體是個正方形,統一的日式榻榻米,連牆壁和移門都是最正規的日式風格,牆面上掛著一幅墨竹圖,而幾個牆角的天青釉落地瓷瓶中也均插著幾根青竹枝,再看桌上的餐具:原色棕竹筷子、竹筒型的烏青色釉面陶土茶杯,手繪竹葉的骨瓷碗碟,筆觸精煉,頗具大家風範。
我知道在日本的傳統茶道風俗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便是整個茶室的佈置點綴都要應景,比如冬天就要掛冬季時令的梅花圖,所配套的餐具、插花盆栽等也都要保持一致梅花風格;而到了春季又要更換為櫻花之類,甚至更考究點的,會按照24個節氣或者當日的茶會主題來佈置。現在正是夏令時節,主人將此佈置為竹的主題,料想也是秉承了這種文化習俗,內心暗暗讚歎。
日本人在文化傳承和發展方面,的確可謂鉅細靡遺,值得學習。而我有時為圖個痛快覺得這種程式太過繁瑣和死板,宣揚文化應該更隨性,但事後反思還是覺得這只是自己一種粗心懶惰的藉口罷了。
此時樓梯又傳來了腳步聲,秦有慶終於滿頭大汗地跨了進來,沒等服務生關門,他便先自己咔嚓一下把移門給合上了。服務生便在門外低聲問了句什麼,牛皮糖便回道:“可以上菜了!”
於是服務生便“嗨”了一聲,輕聲走開了。
秦有慶沒等我們問話,便先一口氣將他杯子裡的水一飲而盡。然後便說:“這地方可找死我了,越急還越找不到。”說完便開啟自己的手提包,裡面取出了一臺ibm的膝上型電腦,放在了桌子上開始接電源滑鼠。
tj一見他這副狼狽樣,便說:“阿慶,我說你也不用那麼用功吧,昨天酒吧裡用手機發發郵件也就算了,今天還準備在這裡開始辦公了?”
阿慶低頭沒回答,直到開機完成,他深深吸了口氣,問道:“你們知道我剛從哪來嗎?”
大家面面相覷,大洪說:“還能從哪來,看你這樣子就是剛下班趕過來的唄。”
阿慶擺擺手說:“凌晨回家睡到了中午,下午壓根就沒進公司,因為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所以下午請假便去核實了。”
我們讓他不要再賣關子了,到底要給我們看什麼東西。
於是他讓我們幾個坐在一排,將電腦螢幕轉向我們,滑鼠點了一下影片播放器,便說:“就是這個,你們看。”
電腦中的影片非常模糊,拍攝的角度是從上而下的,好像是個監控攝像頭拍出來的畫質,沒有聲音。畫面中先是一段昏暗的室內場景,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