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蘇國的傷心往事(第2/2 頁)
在到了河南,所用之地全部都得從原先的諸侯那裡要,蘇國就是其中之一。
鄭國國君鄭武公在勤王中立下大功,被封為王朝卿士。
鄭武公藉此地位東擴西拓,先後吞併了周邊的鄶、虢、胡等諸侯國,與其接壤的蘇國當然也成了鄭國的嘴邊肉。
這使得蘇、鄭兩國一直交惡。
本來,蘇國以為憑祖上功績,天子一定會罩著自己。但沒想到,到了周桓王時期,鄭國在鄭莊公領導下,已經崛起成為春秋最初的霸主。
為求得與鄭國交好,同時為借鄭國之手打壓蘇國,天子周桓王借與鄭國發生的田地之爭,與鄭國達成協議,居然把蘇國原本十二個城邑劃給鄭國,換取了鄭國的鄔、劉、蕪、邗四邑的,土地。
這嚴重影響到蘇國的國家利益,從此,蘇國對王室非常生氣。史料記載,蘇國與王室不和。
小小的蘇國,不但與強大的鄭國不和,與周王室也不和,在中原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
為了生存,蘇國不得不加強與夷狄部落的聯絡,希望借用夷狄的武裝力量來對抗鄭國。
但是這種聯絡又不徹底,畢竟蘇國曆史上曾經是大周王朝的重要倚重力量,所以夷狄部落對蘇國也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
到後來,蘇國也算是引狼入室,最後於公元前650年居然被夷狄所滅。
鄭國向王室交了四個城邑,然後去接收蘇國的十二個城邑。
沒想到,蘇國不肯歸併於鄭國。蘇國人民有著強烈的故土情結,蘇地十二邑的百姓並不待見鄭國,所以一直不肯交割。
這下鄭國吃了大虧了,無奈之下便只好武力接收。
但蘇地百姓並非善類,憑當時強大的鄭國,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強硬的軍事手段,最終勉強接了其中兩邑。
到後來鄭莊公去世,鄭國開始衰落,再也無力拉收蘇地剩餘的十邑了。
這十邑仍舊牢牢控制在蘇地人民手裡,連周王室也無法控制。
如果當時鄭國能夠完全得到蘇國十二邑,一方面意味著蘇國在周王室的操作下亡了國,另一方面鄭國將由此而更加強大,而不僅僅是春秋初期小霸了一把。
但鄭國是註定得不到這些土地的,畢竟總是扛著大刀長戟在京畿內打打殺殺是不現實的。
正因為如此,蘇國公室反而得到了原住民的尊重與擁護,所以蘇地人民的反抗意識一直很強。
蘇國於公元前650年被戎狄所滅後,可以想象的是,當時流亡在衛國的蘇國國君一定想方設法與鄭國作對,也一定會抓住一切機會與王室作對。
機會總是會有的。大周王朝到了周惠王時期,爆發了王子頹之亂。就是那個愛牛的王子頹,具體經過我們不講了,反正一切都是為了天子之位。
當時蘇國國君就聯合了衛國、南燕國出兵支援王子頹。但後來王子頹之亂被虢國、鄭國聯合平定,當時的蘇國國君也在這場內亂中被殺。
但周天子仍舊無法完全控制蘇地十邑。也就是說,蘇地十邑雖然名義上不再屬於蘇國,而是被大周王朝收歸了,但蘇地人民卻不待見你周天子。
這片土地,仍舊是蘇國人的土地!
:()春秋晉國風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