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第1/2 頁)
友情提示:最後一章沒有什麼內容,大家不想看的就別看了。因為我臨時有事,必去去陝西一趟。所以草草的把書弄了個結尾。
第115章 解放全國(全文完)
1948年11月初遼瀋戰役結寒,全國的軍事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早已佔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已經佔有優勢。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戰場上殲滅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472萬人,解放了東北全境;在華東、中原戰場上發起了圍殲國民黨軍劉峙集團的淮海戰役;在西北戰場上將國民黨軍胡宗南集團主力壓縮於關中地區;在華北戰場上正圍攻國民黨軍閣錫山所部,而孤懸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唐山等地的國民黨華北&ldo;剿匪總司令部&rdo;總司令傅作義集團面臨東北、華北解放軍的聯合打擊,在戰略上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遼瀋戰役後,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和,個鐵道縱隊共84萬人,除以第1、第11縱隊等部組成先遣兵團於1948年10月底向河北省遵化、薊縣地區開進外,主力分別在錦州、營口、瀋陽地區休整,積極準備入關作戰。南京的部隊在南京的積極爭取下,充當了東北聯軍的先遣團,作為首批入關的部隊開赴張家口地區。
南京部隊在12月17日到達張家口在華北第三兵團的配合下,迅速佔領了位於張家口北部的張北縣,佔領張北縣後,南京的第一縱隊歸屬華北第三兵團指揮,第三兵團的司令員正是南京當初在晉察莫軍區時的老戰友楊成武。熟人見面自然少不了熱鬧一番,再加上兩人比起當初的時候可都是鳥槍換炮,家底厚實了很多。
由於黨中央關於平津戰役的部署還沒有完成,為了確保徹底將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留在平津戰場上,令傅作義的部隊不向南方潰逃,為部隊渡江戰役減輕負擔,所以南京的部隊在與楊成武的部隊匯合後,於原地駐紮,對張家口圍而不攻,迫使傅作義主力向張家口支援。
至12月20日,東北野戰軍第5、第11、第3、第4縱隊和華北軍區第7縱隊,攻佔豐臺、海淀、通縣、黃村和南苑飛機場等地,完成了對北平的包圍;第6、第10、第1縱隊攻佔採育鎮、廊坊、馬頭鎮等地,隔斷了平、津間的聯絡;第9、第8、第7縱隊,分別佔領唐山、軍糧城、鹹水沽、楊村、楊柳青等地,害斷了津、塘間的聯絡,形成對天津的包圍;第2、第12縱隊和炮兵縱隊,正由山海關、漢沽向津、塘地區急進。整個平津戰役進入倒計時階段。
張家口第&ldo;兵團共7個師(旅)於23日倉皇向北突圍,企圖突破張北撤回謠遠。南京在得到訊息後,立刻組織部隊對企圖穿過自己防區的張家口的敵人進行迎頭痛擊。南京坐鎮張北,命令手下的四個師長劉濤與崔林組成左翼部隊,柱子沿大青山帶領耿鵬一個旅組成右翼部隊,其餘部隊由耿鵬帶領,死守唯一在這冰天雪地之中唯一的一道大路。於是南京的部隊冒著風雪嚴塞,在張家口部隊進入張北縣後與對方展開了冰天雪地中的追逐。
南京透過望遠鏡觀察著對方正在急進中計程車兵,國民黨的11兵團的前鋒部隊一個個頂著穿過大青山山口發出鬼哭神嚎聲音的西北風,儘量壓低軍帽,彎著腰,左手拿著武器在狂風中移動著。
張家口位於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交界處,這裡的冬天是個狂風肆虐的季節。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每年都會透過這裡進入華北平原,再加上這裡的山區比較多,寒流經過山口後的加速往往會讓逆風而行的人在停下後身上出汗,腦門冰涼;而順風的人一般都會將身休適當後仰,腿部稍微彎曲,否則很有可能會被狂風吹的跑起私
張北所在地就是張家口的北面,本地的張家口人管張北以北的三個縣統一稱為壩上,而張家口市則被他們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