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4/4 頁)
只在官渡遭遇到不到兩萬曹軍抵抗,五日之後,頑抗之敵僅餘五千人在統師于禁率領下投降。
隨後大軍兵分三路,左路七萬人向西攻擊虎牢關,切斷關中,洛陽與兗州聯絡,中路十萬人繼續向許昌進發,右路三萬人向東,目標是與徐州留守的管亥部會合,另有行動。
三路大軍如入無人之境,一路根本未遇抵抗,甚至行軍路上大城小村全數“千里無人煙”,似乎整個曹操勢力化整為零,消失無蹤。
幸好中路軍在抵達許昌之時,發現此處防守嚴密,至少有一萬人守城,而剛到之時,更是發現許昌西,南門大開,車馬絡繹不絕,極盡搬遷之事,發現大軍兵臨城下,這才惶急關起城門,驅散門前人群。
統帥趙雲當機立斷,下令用五萬人四面圍城,並另派周方,趙明等將分領兩千精騎一路向豫州,一路向荊州方向行進,打探訊息。餘下四萬人以許昌為中心,分散出擊,欲佔領兗州全境。
幽州王親至許昌城外,勸降不果後,下令攻城。而在這段時間內,各處情報回傳,很明白的將前時曹操行為重現。
原來,當曹操發現幽州王實力比他強盛太多之後,於五月中旬連日與心腹謀士商議,最終無奈被勸服,同意暫避幽州王鋒芒,下令盡遷領地內青壯百姓,糧草,以軍隊護送向荊州進發。
因為許昌的特殊性,想“瞞過”幽州王耳目,就必須得封鎖訊息,並且最後動作,這也是此處被行軍迅速的趙雲中路大軍在搬遷一半時被圍的根本原因。
曹操不選關中之地發展的原因很簡單,那裡經過連番大戰,剛被曹操併入領地,還沒有時間去恢復生產,發展實力,雖然地形易守難攻,終究也是四戰之地,難以久持。至於儲存實力進發荊州原因,以幽州王猜測看來,卻是曹操想借荊州劉表,宛城張繡,甚至江東孫策之力共結盟約,同抗無法力敵的劉曄。
雖然是猜測,但幽州王那篤定的語氣很讓我疑惑,直到最後我才明白,原來幽州王是故意的——
先是利用曹操佈於軍中的內應將自身真正實力,以及欲要“不顧一切滅掉曹操奠定統一基礎”意思傳出,非如此則要“擔心其散兵向南,聯結諸侯同抗於孤,勝負難料”。
一直以來,能夠非常清醒地正視自身實力的曹操在得到訊息後如何取捨,當然就是現在我所看到的結果了。
然而,對於幽州王來說,曹操儲存共計十四萬軍隊向南,達到了他所設想目的,對於曹操來說,同樣是解決了現時燃眉之急,避免立刻的滅頂之災,只是各自目的不同,很難評價究竟誰佔了“便宜”。
事實上,幽州王現實目的卻在隨後軍隊調動中昭然揭曉。
大軍破許昌,守城統帥曹純不降頑抗,力戰身死。
兗州,冀州大小軍隊數十支在攻破所有未曾佔領小城之後合併成三個軍團,一路從徐州出發攻擊青州,一路從河北攻擊渤海,另一路進攻河內,幷州。
決戰失敗後,袁譚,袁尚,高幹先後投降。白波軍受震懾,勢力全面從幷州撤出,轉而與西涼方面爭戰,後其內部分裂,大部份接受幽州王招安,幷州長久動亂之源就此穩定。
藏身於密室”的天子劉協被發現,在楊彪等重臣擁待下,於許昌招賢納士,重新建立朝廷,並決定於次年改元“新漢”,再一次正式詔書,封幽州王為太尉,總領天下兵馬,有專斷討伐叛逆之。而此時新朝治下包括了幽青雍州全部,以及豫,揚兩州部份。
幽州王接信報,得知六月以來,曹操接納宛城張繡投降,進駐宛城,以主力之勢欲聯劉表,共抗“逆蕃”,但劉表堅決不許,雙方關係日漸緊張。而這時聞風而動的孫策意識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