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等丫頭們都出去了,韓氏嘆口氣,「二丫頭,你繼母給大郎找的,可是楊家的閨女,官家小娘子,嫁妝不比咱們家差什麼,你怎麼就是看不上他家的大姑娘?「
金薔薇冷聲道:「阿婆,田氏沒安好心,上一次她找人攛掇大郎去大江游水,想把大郎淹死在大江裡,要不是有人偷偷給我遞信兒,只差一點點,大郎就真的著了田氏的毒手。田氏心思歹毒,怎麼可能真心實意為大郎張羅婚事?那個楊天嬌,就是陪嫁一座金山,我們大郎也不會娶她的!「
韓氏默然不語,兒子精明瞭一輩子,卻在內宅上犯了糊塗,髮妻死後,他為了和藩王府的金長史攀關係,娶了金長史的外甥女田氏進門。自那以後,金家借著藩王府的名頭,確實平步青雲、愈加興旺,可田氏也把金家後宅攪和得烏煙瘴氣。她的大孫子金雪止小小年紀,泥團一樣招人疼的小娃娃,田氏竟然狠得下心,三番五次想置他於死地。那時候她因為兒媳死得冤枉的緣故,和兒子鬧得很僵,整日不出門,一心只顧著兒子置氣,根本無心顧及其他。可憐大孫女一個女娃娃,不知吃了多少苦頭,才把弟弟拉扯長大。
她覺得愧對大孫女和大孫子,平時對他們很縱容,只要姐弟倆不鬧出什麼作奸犯科的大醜事,哪怕他們把整座金府翻過來,她也不過輕輕笑罵幾句而已。
結果把大孫子養成了一個無法無天的混世霸王,而大孫女呢,偏執古怪,滿身戾氣,一點不像個十幾歲的小娘子,倒像個怨氣衝天的怨婦。
韓氏活了大半輩子,知道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趁著自己的身體還硬朗,修復金薔薇姐弟倆和他們父親的關係,可惜始終沒有什麼進展。
大孫女不僅恨田氏,也恨她的生身父親,無論韓氏怎麼試圖勸解,她都聽不進去。
如今田氏給大孫子挑了一門親事,是楊縣令家的千金,說句心裡話,韓氏對這門親事,是一萬分滿意的。大孫子到處惹禍,也只有找個手握權柄的好岳家,以後才能保一生平安。而且楊天嬌那閨女韓氏見過,雖然生得黑了些,倒也不難看,而且說話乾脆,看起來手腳利落,比田氏那樣嬌滴滴的要強多了。
更重要的是,楊天嬌的母親金氏,是藩王府金長史家的遠親。
雖然知道田氏一直想對大孫子不利,但楊家這門親,卻真的是門好親,韓氏一時有些猶豫,不想因為對田氏的成見,而耽誤大孫子的將來。
可金薔薇卻一口咬定楊天嬌娶不得,問她原因呢,她又說不出,只是一個勁兒地把田氏拿出來說事。
這讓韓氏心中隱隱有些擔憂:大孫女的執念太深了,長此以往,怕是要釀成大禍。家宅不寧,往往會引發宗族敗落,金家發家才幾十年,孫輩中的大郎和田氏所出的二郎兄弟不和,他們金家,註定只能風光幾十年嗎?
金薔薇見祖母一直不說話,也嘆了口氣,態度放和軟了些,輕聲道:「阿婆,李家三娘不止模樣生得出挑,八字也好,我託人找大師算過了,和大郎的正好相配,是旺夫之相呢!「
韓氏眉頭輕輕一皺:「李三娘?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大腳李三娘?「
「不錯,就是她。上回大郎被人攛掇去大江游水,就是在江上遇見她,才耽擱了行程,不然我的人也來不及把他叫回岸上。阿婆,我覺得李三娘就是大郎的保命符,有她在大郎身邊,我夜裡也能睡得踏實些。「
韓氏滿臉慈愛,長滿斑點的雙手摩挲著金薔薇的臉頰,這個大孫女,鮮花一樣的年紀,本應該無憂無慮,每天和丫頭們一起踢毽子、捏泥巴,可她為了保護弟弟,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死氣沉沉的老太太,而這一切,都是兒子造的孽。
韓氏渾濁的雙眼裡閃過一絲憐惜,沒有再提楊天嬌,順著金薔薇的話道:「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李三娘確實和大郎有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