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巨大殊榮與再相見(第1/4 頁)
十月下旬,“中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暨《青春無悔》專題研討會”在京都虎坊路附近的遠東飯店正式召開。
《人民文學》主編張光年主持會議,接受邀請的一眾作家和評論家,只要身體允許,基本上都來到了現場。就算因故不能參加的個別作家,也委託友人送來了書面發言。
茅盾以中作協主席的名義在會上作了題為《老兵的希望》的講話,這時作協尚未恢復,也是茅老在特殊時期結束後,第一次出席文學界會議併發言。
這次會議規模較小,是文藝工作者之間一次小型的漫談。參會人員不作長篇大論,彼此之間互相插話,呈現出自由寬鬆的會議氛圍。
上半場座談會集中討論了兩個重要問題。
一是探討了只短篇小說創作怎樣更好地反映同“多人組”的現實鬥爭,同時還探討了生活與創作的關係、“兩結合”的社會主義文學創作方法等當前中短篇小說創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二是加強文學評論工作,深入批判某主義的文藝觀點和有害作品,加強對優秀作品特別是青年作者的作品的熱情幫助,同時鼓勵文學評論工作百家爭鳴。
值得一提的是:馬烽在此次會議上頗有膽識地提出了廢除《紀要》和正確評價“十七年”文藝的問題。
這兩個話題在當時尚屬於無人敢碰的禁區,馬烽的大膽發言給嶽文軒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在上半場的座談會當中,《人民文學》培育的鄒志安、葉文玲、蕭育軒等文學新人藉此亮相,各自都有精彩發言。
對於這幾個人,嶽文軒也算是聞名已久,這次見面算是對上號了。
嶽文軒知道,在此之後,這些初出茅廬的文學新人此後均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了多篇頗具影響力的優秀作品,為“新時期文學”的發生積蓄了青年力量。
因為這次會議的下半場就是嶽文軒的小說《青春無悔》的專題研討會,所以嶽文軒在上半場表現得很低調,只是在認真傾聽,並沒有站起來發言。
這次座談會在這個時期舉辦,可以說是意重大。
在聚攏新時期文學隊伍的同時,此次座談會聚焦當時中短篇小說創作中的一些弊病,提出了諸多有效的指導性建議,對繁榮文學創作,產生了直接且重大的影響。
在這次座談會上統一了意見之後,今後《人民文學》的選題思路會更為新銳,也正是由此開始,文壇上陸續湧現出了一批反映現實、表現創痛的優秀短篇小說。
上半場會議結束,張光年主編給大家空餘出自由討論的時間,也是讓大家趁此機會放鬆一下。
會議的下半場是《青春無悔》專題研討會,張光年主編首先對這篇小說做了專業點評,尤其是他點評中的一句話“不要怕尖銳,但要準確”,贏得了全體與會人員的熱烈掌聲
此時《青春無悔》這篇小說已經有了“第一朵報春花”的美譽,對於在場的專業作家和評論家來說,這篇小說率先打破思想禁錮的特殊意義,猶勝於這部小說本身的文學性。
在張光年發言之後,茅老緊跟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從這篇小說的思想性、文學性等多方面談起,都給予了極高的讚譽。
對於在場的作家們來說,這篇小說就像是一盞指路明燈,給大家指明瞭未來的寫作方向。每個人在度過之後都深受震撼,心裡都有無數話想要說出來,正好趁此機會一抒胸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所以,接下來有很多人踴躍發言。
會議結束之後,《人民文學》特意在飯店訂了招待午宴,款待大家。
因為今天的座談會還是《青春無悔》的專題研討會,所以嶽文軒這個最年輕的與會作家也被張主編喊到了主桌上就坐。
對於年輕作家來說,這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