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證券(第2/10 頁)
這些來自東方的奢侈品腐化了歐洲社會的道德,因為當歐洲社會把毛料和絲綢用以符號標記社會等級的時候,印花棉布卻導致了整個社會的無序與混亂。
——隨後在鄭和艦隊兩年後再次來到歐洲的時候,就幫羅馬人重新換了一位教皇。
什麼時候大明的事情輪到教皇來指手畫腳了?
而這時候歐洲正好有兩位教皇,分別是位於羅馬的高利十二世和位於阿維尼翁的本尼迪克十三世,明軍登陸亞平寧半島,在已經有二百多年曆史的比薩斜塔下,羅馬和阿維尼翁兩教廷的樞機主教屈服於明軍的壓力,召開了包括有樞機主教、主教、修道院長、神學家以及歐洲各國君主代表共五百餘人參加的“教皇換屆會議”,同時廢黜了格列高利十二世和本尼迪克十三世,選了亞歷山大五世成為新教皇。
亞歷山大五世在明確知道自己確實沒有幾個師的現實後,乖乖地給開始給信徒們重新解讀聖經了。
而隨著大明與歐洲的貿易持續進行,在貿易逆差上的加劇,迫使歐洲被棉布衝破產的毛料和麻料製造商和牧羊人、蓄麻人們開始了行動,聲勢浩大的抗議棉布運動開始了,許多歐洲人都認為從大明進口的棉布不僅讓數以十萬計的相關產業人員失業,而且造成了嚴重的財富流失在同樣是引進產品的報紙上,不同意見的人相互對噴,短論、諷刺作品和報刊文章亦是如此。
由於法國此前一直矛盾重重,不僅奧爾良派和勃艮第派爭鬥不休,而且市民頻繁暴動,二十年前的鉛錘黨暴動就差點把巴黎夷為平地,而此次抗議棉布運動更是聲勢浩大到整個法國的中西部都捲了進來,患有精神病的法王查理六世為了平息法國各階層矛盾,最終,決定禁止進口和銷售所有大明棉布,同樣禁止裁縫和裝飾工使用這些布料縫製衣服和裝飾品,並要求法國所有進口的大明商品都要加上特殊的鉛封。
禁令一下,數十萬人湧上巴黎街頭,興高采烈地慶祝這喜悅的日子,為他們破產的生意重現生機而全體一致地向國王致謝。
此後
第一年,義大利、西班牙的商人熟練地掌握了鉛封的偽造技巧。
第二年,明軍火燒盧浮宮,法王查理六世被送上了斷頭臺當眾處決,以儆效尤。
第三年,在大明的幫助下,歐洲重新恢復了歌舞昇平。
——————
當時間線回到鄭和船隊第一次抵達歐洲並歸來的時候。
永樂六年,經歷了六年的變法,大明的國力對比建文四年朱棣剛剛奪取皇位的時候,已經明顯上了一個臺階。
從各項關鍵資料來看。
和平的到來與人均糧食產量的提高,促進了人口的極大增長,新的嬰兒潮來臨了再加上之前戰亂導致的人口隱匿情況開始消失,逃亡的人口逐漸迴歸故土,使得在永樂六年的人口統計中,整個大明的人口由56301026人,上升到了60608532人,增加了約7左右的人口。
得益於戶口累進稅的執行,規模過大的宗族和士紳被迫進行分家,所以整個大明的戶口從10626779戶,上升到了11537928戶,增加了8左右的戶口。
當然了,如果是正常比例,那麼人口:戶口,通常是4:1到5:1,之所以實現了戶口和人口增速接近,主要就是因為戶口累進稅,這項稅收為地方創造了可持續性的財源,地方徵收和核實戶口的行動非常積極。
而實際糧食稅收的增長則更為明顯,建文四年的統計資料是304598石,永樂六年的統計資料是410379石,增長了足足三分之一!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跨越式的增長,原因很多,但簡單來說主要是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建文四年處於內戰狀態,整個北方的稅收都是混亂;第二個方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