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立儲之爭(第1/4 頁)
這年冬天,十一月。
南京罕見地下了一場極小的雪。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時辰,卻讓這座古老而繁華的城池蒙上了一層銀裝素裹之色。
皇宮內宮人稀少,偶爾才能見到幾個侍女低頭匆匆走過。
徐皇后透過窗戶,看著皇帝寢殿外頭的雪景,神色平靜。
主動前來的徐皇后已經在房間裡坐了快小半個時辰,朱棣仍然在書桌前批改著堆得高高的奏摺。
饒是如此,這些奏摺,都已經是經過朱高熾帶領的內閣所篩選後的了。
青銅爐中燃燒的香料嫋嫋娜娜,桌子上擺放的那套茶具上,已經放上了由徐皇后親手煮好的茶,可朱棣並沒有心思去品嚐它。
自從前幾日朱棣從詔獄裡回來後,便變得憂心忡忡了起來。
這種顯而易見的變化,顯然與詔獄裡的兩個人相關。
姜星火,朱高煦。
按照從前的習慣,徐皇后本以為又是姜先生講了些什麼“大明要亡啦!”之類的,刺激到了朱棣
一般這種事過幾天朱棣自己也就恢復過來了,反正姜先生說的也都是以後招致大明滅亡的原因,大明要亡也不是現在亡。
但徐皇后只是問了問自己的三兒子,就得到了有些出乎她意料的答案。
——姜先生並沒有講什麼很嚇人的事情。
這次所說的,無非就是關於海洋、外交、遷都利弊,以及幾件不可驗證的古怪東西。
這裡面有的事物或許對於朱棣等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但是對於徐皇后來說,她卻根本不在乎。
後宮不該參與國事,徐皇后她當然知道。
但徐皇后同樣也很清楚,如果朱棣的煩惱不是來自於姜先生,那就只可能是一個答案了。
——朱高煦。
作為徐達大將軍的女兒,洪武朝末年的腥風血雨,徐皇后親眼見證過。
朱元璋為了給朱允炆鋪路,殺戮了幾乎所有能征慣戰的將軍。
只留下能力算不上一流的耿秉文、李景隆、徐輝祖等人守江山。
這還是在朱元璋這樣強勢帝王的手腕下,沒有人跟朱允炆爭奪大位,都要死這麼多的人,若是其他時候,儲君之爭更是殘酷到無法想象。
朱高煦即將出獄,也就意味著新一輪正式的儲君之爭即將開始。
甚至,住在深宮的徐皇后,都從各種訊息渠道,得知了靖難勳貴集團,以丘福和朱能兩位公爵為首,幾乎是集體發聲,鼓譟立二皇子朱高煦為太子。
這裡便要說,後世所謂“靖難四公爵”,其實在此時,只有淇國公丘福和成國公朱能兩人。
因為張玉已經戰死,榮國公是追封;而更知名的英國公張輔,此時還是信安伯。
嗯,之所以說是“幾乎”是集體發聲,便是因為信安伯張輔沒有參與的緣故了。
正是因為此時靖難勳貴集團手握兵權,勢力強大,而偏偏又難得地意見一致。
所以朝野之間,根本就是剎那駭然。
連朱棣,都不得不對此予以重視。
可對於徐皇后來說,不管是大皇子朱高熾還是二皇子朱高煦,手心手背都是肉。
朱高煦他,就算再怎麼胡鬧,終究還是她的兒子。
徐皇后甚至比誰都要擔心朱高煦。
她的心裡,既盼望著他趕緊出獄,又隱約覺得不安。
因為一旦涉及到爭儲,這裡面有太多的事情超出了她的控制範圍!
“看看。”
就在徐皇后憂思之時,朱棣卻拎著一張紙走到了她的面前。
“不看,後宮不得干政。”
坐在床邊的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