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1/3 頁)
爺爺被這莫名其妙的善意弄得心裡沒底了,明子爹就不在家,他也沒人能商量。就去問高隊長。&ldo;他二姨父,你說可咋整啊?&rdo;
&ldo;他請你吃飯,那就去唄。怕什麼呀,咱也不圖他什麼,也沒啥讓他惦記的東西。&rdo;二姨父倒是乾脆。
爺爺一想,也是,自己就是再普通不過的小老頭兒,人家能圖他啥,那就去唄。反正不吃白不吃。
於是那天中午,爺爺就去了跟那人約好的地方。
那人也沒帶爺爺去哪吃飯,也是,這年頭兒連個飯館子都不帶有的,又是農村,上哪吃飯去啊。他是自帶了幾包點心來的,就坐在路邊兒上,跟爺爺一邊兒吃一邊嘮嗑。
晚上爺爺回來的時候,還帶回來好幾包點心。那人買了那麼多,他倆一頓才能吃多少了。明顯就是特意給爺爺買的。又是槽子糕又是蛋糕的,還有油茶麵,爐果。這是恨不能把興隆鎮裡大供銷社能買到的點心每樣都買了吧?
爺爺說,那人是縣裡的幹部,到三道溝找引松工程的現場指揮匯報工作,遇到爺爺,覺得他這麼大的年紀挺不容易的,這才給爺爺買了這些吃的。
明子娘聽爺爺說過之後,當時沒說什麼。等明子爹出民工回來,到底跟爹說,讓給爺爺退社,不幹了。都讓人笑話了……
這一年暑假的時候,三姐士敏再一次以一分之差落榜。終於決定不考了。跟士安大哥一起上高中。這一年,她十八歲。
明子也上六年級了,不再跟顧向北做同班同學,改做他學姐了。但是那一園子地瓜,她可還一直盯著呢。開學合也時不常的和老姐還有小文哥一起,放學先去看看地瓜的長勢再回來。
說起來,冷家屯在學校的正北六七里路,高官屯在學校的正東六七里路,如果先到冷家屯再回高官屯,等於要走十六七里路。這距離可不短了,就是跑跑停停的,也夠他們三個才十來歲的毛孩子走上兩個多小時了。再加上在顧向北家裡再待上個把小時的。學校三點半放學,他們幾個回到家,都得晚上七點了。
夏天天黑得晚,他們到家的時候,天還亮著,入了秋,天黑得早了。娘就不讓他們上學的時候再去冷家屯了。非要去也行,得是學校放假的時候去。早去早回。
其實真沒啥看的,那地瓜就在地裡長著,看也看不出來啥。這就跟小孩兒頭一回擁有屬於自己的玩具睡覺都恨不能摟著睡的性質差不多吧。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
關於爺爺入社退社的事情,有讀者提出異議,每個地方要求不一樣吧。我得到的資料,確實有不入社的,但是很少很少。明子爺爺原型的老爺子確實是沒有入社,明子娘因為身體原因也沒有入社。關家的背景都是有原型的。
還有本章出特別突兀出現的這個人物,也有原型,事件也就是這麼奇怪。
後面關家的一次逆襲,此人是關鍵人物,我只能透露這麼多了……
還有沒有人記得宋知青,他在三十年之後也有戲份的哦……
第31章 三小隻學費自理啦
明子家今年的日子過得尤其的緊張,欠了幾百塊錢的債,不知道多久才能還清,娘是越發的節省了。爺爺退社之後,爹和二姐兩個人掙的公分不夠口糧的錢,分完了口糧還要再往生產隊交差價交了上百塊。攢錢是越發的難了。
自留地裡的地瓜大蒜都是能賣錢的,再加上開荒地裡的大黃米,明子爹平常做的手工,圈裡雞鴨鵝的出產,一年也能出個千八百塊錢,只是去掉了一家子十口人加上明子姥姥的花項,還供著四個學生。還能剩下的,真沒多少了。還要留出來第二年開春買種苗的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