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第1/2 頁)
至於魏子期嘛,因為是重生一回的人,而且在薛衍身隕的那一世中,魏子期也是沒有子嗣的。所以簡而言之……就是習慣了沒有子嗣。況且魏子期也覺著兩個大男人也養不好孩子,倘若真的是喜歡,不如等薛泓魏晉娶妻生子後,將各家的侄子抱過來玩兩天也就是了。
再者,魏子期和薛衍也是考慮到自家的情況終究不同……畢竟是兩個男人過日子神馬噠,倘若再抱養個兒子,叫兒子從小就在不一樣的環境中長大‐‐
要知道雖然兩家的長輩們已經認同了兩個人在一起的事實,甚至大褚朝的世家勛貴們也大都對此事心照不宣,但仍舊有些人背著魏子期和薛衍嚼舌根兒,說什麼斷袖分桃,有傷天和之類的話。
魏子期和薛衍心如明鏡,然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他們倒也不在意旁人的說法,也從未想過禁了旁人的口。但是兩個成年人有這樣的心胸寬容,卻並不代表小孩子也是這樣的。倘或他們抱養了兒子,卻讓無辜的幼兒承受旁人的流言蜚語,終究不妥。
所以思來想去,兩人最終還是決定不要過繼子嗣了。或者等到兩人身去之時,倘若薛泓和魏晉有意的話,也可以過繼兩個已經成年,且有自己的辨別能力的侄兒到他們的名下,逢年過節時給他們上上香火也就是了。
最後這一條還是顧忌著衛國公府福和鎮國公夫婦的想法,所以才定下的。
而另外一件讓薛衍沒有想到的事情,則是他一時心血來cháo負責編纂的《大褚全書》和《大褚練兵典籍大全》……居然真真正正耗費了他十餘年的時間。
而這十餘年中,大褚境內海晏河清,歌舞昇平,四周屬國皆臣服與大褚的揚揚國威之下,再不敢輕動兵戈。
彼時薛衍已經年過而立,因著修纂了《大褚全書》的功勞,被聖上親封為文清公,官居一品。且因戶部尚書許晦年邁體衰,不能案牘勞形之故,上表辭官。聖人再三挽留而最終應允,待許晦辭官之後,便命薛衍繼任戶部尚書之位。
薛衍而立之年便得封一品公,享實食邑萬戶,且又手握戶部大權,實乃少年英才,直叫人羨慕非常。
而魏子期除了繼續掌控京城大營五萬兵馬之外,仍奉聖人之命,繼任大褚軍校的副校長。同時也是第一位向大褚軍校學員傳授《大褚練兵典籍大全》的將領。聖人如此器重恩寵,在武風鼎盛的大褚看來,實在叫人十分眼紅。
最可恨的是魏子期與薛衍兩個永安朝中最為炙手可熱的英傑居然自產自銷了,根本沒給他們以聯姻交好的機會。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薛衍和魏子期卻懶得理會眾人的諸般眼紅。其實他們兩個也知道,永安帝之所以如此器重他們,甚至都不避諱文武聯合的忌諱而頻頻施加重任,除了因為魏子期與薛衍的外戚子侄身份外,還因為魏子期與薛衍並無子嗣,也無聯姻之意。
對於帝王來說,這樣忠心耿耿才幹優長且又無後顧之憂的純臣實在難得。所以永安帝樂得對二人交付重任。
而這段時間內,永安帝自己卻是迷上了薛衍曾經寫過的那些話本‐‐開始了平日魚服白龍,在長安城內各里坊微服私訪之舉。偶爾也會帶著諸位老臣去上林苑打獵。其實永安帝早在沒有登基為帝之前,就很喜歡打獵演武。只是後來登基之後,礙於清名,竟不敢放任自己,也免得擔負上驕奢y逸,沉溺獵戲之罵名。
後來大褚鐵騎橫掃天下,四方屬國全部臣服,再不敢行挑釁之事。永安帝霎時感覺到壓力驟消,驟然有一種普天之下捨我其誰的驕傲。那一陣倒是卻有些茫然的。一來朝中再無戰事,即便是各地將士們勤加練兵,只怕無用武之地。二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