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第1/3 頁)
短短几個字入耳,楊逸飛怦然心動,喜上眉梢。這一遭,終於乾脆利落的點了頭,當先邁步。走幾步,驀又轉頭含笑:&ldo;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rdo;
話音一落,頓時被楊青月呵斥了:&ldo;胡言亂語!&rdo;
楊逸飛毫不在意,仍是心悅神暢,振臂提氣躍起,如鶴舒翼,當先翩然向懷仁齋而去。
來點文藝的廢話:莫名覺得大爺的琴該叫做&ldo;無瑕&rdo;。既是琴音無瑕,亦是琴心無瑕;既是大道天成,亦是淨從穢出。楊青月是旁人眼中的瘋癲之人,雖然該有的東西分毫不會少了他的,但寶劍名琴之類,也不可能落到他手中。無瑕之琴,不該是固定的某一張琴,而是經他之手,才稱無瑕。
三
冬寒一陣緊過一陣,漸有雪氣飄散開的時候,忙碌了足有一個多月的帳目終於結在了年根前。這千島湖地界,小門小戶姑且罷了,提得出名堂的字號,十之六七都歸屬在長歌楊氏之下,大賈之家,反倒不似尋常百姓自在清閒,只年底清結帳金一事,數不清的勞心勞力,老門主尹安公近兩年來又著意打磨幼子能為,一番內外因由加身,即便楊逸飛大有俊才,也堪足一個月沒能往近在咫尺的長歌門中回返一趟。
這一遭,好容易外事了結,自浩繁卷牘中脫身的楊逸飛足足歇了整天,才回了神,再提劍撫琴,頓生一股子恍如隔世之感。感慨之餘,尚隱約浮動出一抹不足為外人道之的心思,悠悠一轉,又靜靜壓下。
再看時歷,已是臘月,此間事罷,便該迴轉長歌復命。更有一樁自兩年前牽絆的情心愛念,時時繞懷,殷切歸去。只是諸上之念行前,尚有一事……
楊逸飛念頭動處,推琴起身,喚來門外服侍的小童,吩咐一二,那童子登時領命去了。待到略晚時分,這一地的掌櫃親帶了名僕役,除了晚間飯菜,又挑來整一擔上好的香燭祭禮葷素酒食,送到正堂屋中。
這掌櫃在近一個月中時常交往,頗知進退深淺,因此並不多向楊逸飛打聽什麼,只端了笑呵呵的臉盤,問了飲食寒暖,又把那名僕役留下後,就先行告退。楊逸飛樂得如此,飽餐一頓,再看天色當真不早了,冬日天短,外頭早是漆黑一片,便叫隨侍小童點了燈籠,又帶上僕役挑了擔子,一行人靜悄悄出了門直往碼頭。
千島湖上千島相映,大小零落,全無一處與平整陸地相接。因此島島行舟,家家弄船,便如同陸上人家騎馬趕車一般尋常。幾人一路並未驚動他人,只往水邊尋了一條自家商號小船,也不要漿人,由僕役撐船,小童擎燈,這麼一路乘著風,向北而去。
冬夜天寒,湖上少有往來人,小船北行了一個多更次,將燈火迷離的一干大小島嶼拋到身後,才在楊逸飛的指引下徐徐靠岸。船泊處乃是靠近長歌門地界的三座小島之一,十數年來少有人煙。千島居民也曾傳說島上有隱士高人避世而居,但未嘗有人親見,耳傳而已。如今船到島下,楊逸飛命小童和僕役只在船上等候,自己一手提了燈籠,一手彎腰拎了那林林總總一擔東西,輕飄飄掠下船,直投島上深處去了。
千島湖一帶雖無臘月大雪隆冬之苦,但寒風瑟骨,冰氣凝霜,同樣叫人難以消受。隨同楊逸飛出門的小童與僕役皆裹了厚厚的棉衣,在船上尚有些瑟縮,楊逸飛卻還是尋常衣飾,只在外頭加了件絲緞披風,求不與常人大相逕庭罷了。他體內真氣自然流轉,手足生溫,提了那許多東西,毫無妨礙。借著清冷月色前行片刻,尋到隱在密林中的一條小徑,直入島中腹地。待深入至盡頭,豁然現出一籬茅舍,院落整潔,竟是不乏打理。只是眼下燈黑土冷,並沒什麼人在。
楊逸飛只向小屋中眺了一眼已知無人,他便也不進屋,轉向院落旁湖灣水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