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今夜無眠(第2/3 頁)
再者而言,入劍境又如何,難道在場又真有人能取得鐵契丹書?恐怕是連如何尋到丹書都不知曉。
更何況,他也欲入內一觀,看看那人到底是不是林斐然。
世上難道真有如此逆轉之法?
“星君所言有理,如此,便請諸君入內,一觀道和遺風!”
劍境是道和宮師祖開闢的修煉所在,也算是道場的一種,只是更為玄妙和精緻。
甫一踏入,便見得一方蒼老古樸的千仞壁直立在前,高聳入雲,這是一道分界線,壁前刻有各位先聖箴言,亦有不知名後生的肺腑之語,凡是入道和宮修行的弟子,均在此處面壁打坐,領悟聖意,以入心齋。
但壁後如何,鮮有人知,只有即將破入登高境的弟子可入內觀察,以悟正道。
林斐然抬手一放,手中長劍化作一隻碧眼山雀,乖巧蹲在她的肩頭,那豆大的眼望著這正氣滌盪的石壁,不敢作聲。
她走到壁前,將金門旗嵌入其中,於是點點波紋從石壁上盪開,越擴越大,逐漸翻波起浪,裂出一條羊腸般的通路。
狹道幽徑,闃然無光,她毅然走入,周圍間或亮點星子,如同引路般將她帶至盡頭,剛出幽徑,它們便匯作一串星光直湧天際。
壁後遼闊蒼茫,數百道石碑錯落於層層階梯之上,無數藍紫色的星光從石碑間湧入暮夜,天際之中,旋有一道渦流,星光匯入其間,轉過一圈後又從裂作光點如雨般散落。
一切都在無聲之間,宏大、悲愴、遼遠,唯獨沒有寂寥。
林斐然望著眼前一切,只覺神臺清明,通體舒暢,好半晌才從這般震懾心神的景象中回神。
“朽木碑林?”如霰的聲音中帶些罕見的驚奇。
林斐然一邊前行,一邊問道:“什麼是朽木碑林?”
如霰開口解釋。
“昔年人族聖者坐化,心無掛礙者便可全然消散,化歸天地,供養萬物,但心若有憾,便會殘留一抹聖魂存於洞天福地,以保魂靈不滅,那處福地便是如今的朝聖谷。
傳聞中,若留有一抹聖魂,未能全然消散,那麼他們的肉身也無法盡消,然而此身無界,便只得留存於一處奇蹟,還未逝去
說是我幫了他。”
如霰揚聲道:“收藏天下至寶是我為數不多的愛好之一,還記得我房中那顆鵪鶉蛋大小的珠子嗎,瑩潤剔透,黑得五彩斑斕,那其實不是海珠,而是用他的身骨燒出的舍利,是我相幫的報酬。
對了,他和你一樣,也是天生劍骨,要不要猜一猜,你的靈骨燒出來會是什麼顏色。”
林斐然腳步一頓:“我沒什麼功德,燒不出舍利,只會是一捧灰。”
如霰聞言只是輕笑,不置一詞。
這片碑林廣闊,每步上一階,同列的石碑便會緩緩亮起,此地無風無浪,沒有妖獸,沒有惡人,有的只是山間清風,遊離靈光。
石梯之間生有晶藍色的蒲公英,搖曳間篷羽飛起,被靈風颳向高處。
階梯盡頭,是一處極為渺遠遼闊的道場,道場左側立有一座編鐘,高立三層,以彩繪梁木架起,厚重古樸。
走近看,樑上彩繪的既不是飛龍鳴鳳,也不是走獸祥瑞,而是極為普通一幅人生百命圖,出生、長大、經事、或悲或喜,最後俱都朝天伸出一手,溘然長逝。
垂掛的編鐘也刻有異紋,細細觀察,大多是無面之人,或是高官、或是乞丐、或是老農、或是平頭百姓,其間除凡人之外,還有修羅惡鬼,燃燈菩薩以及騰雲道仙。
這是眾生之相。
林斐然直起身,四下看去,除了滾落在地的晶藍蒲公英外,便再無其他。
她回憶起劇情,運靈在手,以此擊向其中一個篆刻著“仙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