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建虜不過是疥癬之疾(第2/2 頁)
李適決定還是要繼續忽悠崇禎,讓自己快點升官,掌握巨大的權力,才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李適可記得崇禎朝升官最快的一位是自己中試那年的狀元魏藻德,這傢伙明年就要入閣,後年就要當首輔了,看來自己也不能落後啊。
好像今天魏藻德這傢伙沒有來啊,看來要和他打好關係,順著他的腳步走啊。
隨著宦官的一聲吆喝,“退朝。”
一眾大臣開始陸續退出金鑾殿,不過其他大臣都遠遠躲著李適。
李適走在後面,看著周延儒和他身後的一大票官員,好不威風的樣子。不約覺得好笑,但是權力真的是一個好東西。
李適正想得出神,這時一個身材中等的太監走了過來,
“李侍讀,陛下有請。”
李適抬頭一看,居然是王承恩。這個陪著崇禎一起吊死在煤山的太監,據說王承恩心地善良,忠心耿耿。
李適不由對他好感倍增,現在自己孤立無援這是一個可以爭取的物件啊。
“原來是王公公啊,在下這廂有禮啦。”
王承恩面露笑意,
“恭喜李侍讀,這是入了陛下的法眼,以後平步青雲不在話下。希望李侍讀能多為陛下分憂啊。”
李適笑著搖頭,
“王公也知道,如今我大明風雨飄搖,再不補救那就有亡國的風險。我李家世代沐浴大明皇恩,無以為報。大明在,我李家在,大明不在,我李家亦不在。”
王承恩剛才在朝堂也被李適的“大明在,我在。大明不在,我亦不在。”所感動。
他們太監何嘗不是這個道理,要知道太監這個群體是完全依附皇權而生的。
但是現在沽名釣譽之輩實在太多,王承恩也不能確定李適究竟如何,只能不動聲色的說道,
“是啊,咱家王承恩雖然身體殘缺,但也有一個為皇上盡忠的心。”
“王公忠君愛國,必然流芳百世。但是現在我大明危在旦夕,我們還是要共同扶保大明啊。”
王承恩現在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在宮中混跡十餘年而不倒之人,必然有他的處世之道。
“呵呵,說大明危在旦夕是否過於危言聳聽,還有陛下最不喜歡內臣和外臣勾結。”
果然是個老狐狸,李適淡淡一笑,
“哈哈,王公言之有理,不過陛下討厭的是內外勾結,欲行不軌。要是真的是為國為民,估計陛下也不會在意的。”
“在下看哪天有空去王公的外院拜訪一二,也有機會和王公一起討論看看如何為陛下盡忠。”
王承恩也不接話,只是笑笑,“走吧,別讓陛下等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