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未知身份、故事之始(第2/2 頁)
幅畫面中二人的衝突位置不太好明確。
如果,其中一人是“弟弟”,根據他的年齡,這一畫面肯定位於第三幅畫面之後,第四幅畫面之前。
第二幅畫面中“哥哥”流淚,同樣難以判斷。
除兩位親人離世之外,他也有可能為其他事情落淚。
第五幅畫面中出現的道士,有可能是來“幫忙”之前的畫面,也有可能是事情結束之後的思考。
但總體而言,應當位於招魂事件的臨近時間點。
第七幅畫面,夫妻之間的談話,必定是在“弟弟”在世的時候發生的,只是不確定當時“父親”是否已經亡故。
也就是說,肯定在招魂事件之前,大機率在弟弟中毒之前。
有一種極小機率的情況,“弟弟”中毒後被治癒,很久之後才離世,那麼這一事件便有可能位於中毒之後。
至於第九幅畫面,則完全無法判斷。
蘇牧陷入了沉思之中,沒有能夠完全確定位置的畫面,只有成功機率較大的選項。
但,需要冒險猜測的話,他並不喜歡這種不確定性。
他開始思索,既然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應當存在一個“主角”,或是中心事件。
任何人或者事,都不可能是毫無意義地出現,必定與這個“中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在這一整個事件中,“中心”是誰呢?
出現次數最多的無疑是“弟弟”,多數畫面中都有他的身影。
其次,便是“哥哥”,不過夫妻談話中也提到了“弟弟”。
如此看來,或許他二人,便是整個事件的核心。
而其他的人,則是“配角”。
重要配角道士,是為了幫助解開死因而出現的。
而“嫂子”的出現,則提供了“弟弟”家庭不和睦的資訊。
青年之間的爭執,說明了兄弟二人中有一人有“仇敵”,極有可能此人是“弟弟”。
那麼“父親”的死亡,是為了表明什麼?
最後一幅畫面中的少女與少年,在整個故事中又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雖仍有一些問題,蘇牧尚未弄清楚。
但經過再一次的推論,以及眾多“配角”的舉動,他更加篤定了這一故事的“主角”,便是“弟弟”。
畢竟,最初推斷之時,他的注意力便是放在了找到兇手之上。
也就是說,最後一幅畫面發生在“孩童嬉戲”之前的可能性極小。
因為,“主角”確定後,“中心事件”一定是“弟弟”的死。
這畫面,若是發生在他們更加年幼的時候,便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了。
“弟弟”幾乎不可能在更小的時候得罪一個會在多年後殺死他的兇手。
所以,它極大可能是跟“主角”的死亡有關,或許能夠從某方面提供一些關鍵線索。
蘇牧深吸了一口氣,眼神堅定道:“故事之始,第三個房間中的兄弟二人嬉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