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朱棣其人(第1/2 頁)
所以三千營看似三千人,實則在靖難之役時期,這些騎兵足有近十萬騎兵之多!
這些騎兵可以說為了朱棣的反叛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這樣的騎兵,如此的功勞,最後也沒落得好,反而讓朱棣五次北伐!明著是打擊北元殘餘勢力,實際上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打擊朵顏三衛!
主要原因和寧王遭遇的情況是一樣,寧王沒有獲得朱棣許諾的平分天下,朱棣許諾朵顏三衛的事情最終他也沒有履行諾言。
這也是朵顏三衛最終反叛的主要原因,當然要說寧王沒在暗中挑唆,估計也是不可能的!
總之,靖難之役之後的五次北伐,實則可以看成是寧王藉助朵顏三衛的勢力和朱棣爭奪天下的延續戰!
最終還是朱棣技高一籌,算是把朵顏三衛打跑了,但為此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就死了!
這也是他不履行諾言的報應!
而且這個報應並沒有就此結束,而是越演越烈!
甚至到最後明朝皇帝都被朵顏三衛的後人給掠去了!這就是明朝最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到底怎麼回事,估計大家都知道,在這裡也就不再多說了!
總之,這件事的淵源由來已久,明英宗朱祁鎮兵敗被俘,也是應了當初朱棣抓住寧王威脅寧王,策反朵顏三衛的事情!這是朱祁鎮幫他祖宗朱棣擋刀了!
後來朱祁鎮被送回來,重新做了皇帝,他還有之後的皇帝,基本上和瓦剌帝國保持了親密的的商貿關係,沒有在發生大的衝突。
這也說明雙方自此算是恩怨兩消了!
當然朱棣五次北伐的事情恩怨還沒消除,實際上你看看自從朱棣北伐死亡以後,你看看後來的那個明朝皇帝還去主動北伐?!沒有,一個都沒有?!
為什麼,主要是那些皇帝知道真相,朱棣那樣做無非是排除異己罷了,只不過打著消滅北元餘孽的旗號罷了!
這一點和他讓鄭和下西洋,暗地裡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是一樣的道理,他目的不純,所以達到的目的也不同,下西洋要真的為了海上霸權,怕是也沒有英吉利什麼事情了!
可惜一念之差,朱棣的作為就讓華夏落後於西方了!
那時候可以說在全球背景下,販賣奴隸那是大行其道,要是按照建文帝那樣履行周禮,勢必也要走奴隸制度,所以販賣奴隸這個潮流必然也會在明朝興起。
到那時候哪還有米利堅什麼事情?!
大明也只會因此變得更加強大,也不至於被女真這樣的小部落取而代之。
朱棣和建文帝的爭鬥,可以說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後世還無數人歌頌朱棣,從華夏地盤來說,確實如此!
但從世界史上,你在放眼看看,實際上朱棣就是在開歷史倒車,不知道順應全球歷史發展!直接把明朝帶進了死衚衕!
好吧,話題扯遠了,還是回頭接著說朱棣當時的情況。
值得一說的是當時雖然沒人可以治得了朱棣,但朱元璋和他自己卻早就給他設定好了死路!
史料記載:金\/李氏,女真酋長於虛出(阿哈出)女,明成祖為燕王與之聯姻。這件事是得到朱元璋允許的!朱棣自己認可的!
無他,他的野心讓他需要女真的力量!
但他恐怕做夢也想不到,最終推翻明朝,取代明朝的人竟然是女真!
至於朱元璋為什麼會同意這次聯姻,自然是覺得朱棣和李氏聯姻,有助於穩固拉攏女真,更好地鞏固邊防!
但朱元璋也沒想到朱棣竟然早就有不臣之心,甚至他反叛的假想敵都不是建文帝,而是大哥朱標!
當時朱元璋的皇后病故的時候,朱棣不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