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兩側進氣阻力小(第1/2 頁)
這條橫線這麼一指,朱組長首先反應過來:“對,就是這樣,咱們可以把進氣錐的這一部分進行一下改進,用導電橡膠包裹一下,不行的話就再加一層金屬網,不過,這個區域一定要計算好!”
眾人心中都很興奮,很多時候,只要轉變一個思路,就很容易解決了。
當年國內剛剛發展轎車,幾個廠家就發現,自己造出來的轎車,儀表盤總是會反光到前面的玻璃上,怎麼改進也不行,這個時候,終於有人想到和國外對比一下了,這一看就找到訣竅了,既然反光,那就乾脆把儀表盤上面加一個遮光罩啊!
現在也是這樣,雷達波束向下的傾角太大,但是不能調整雷達轉動的萬向節,那乾脆就在這進氣罩上下功夫,將進氣罩的下部某一部分改造,擋住射向地面的雷達波束。
這個面積多大,是有很大講究的,太小了,擋不全,太大了,那又會損失太多的能量,這是要精心計算的。
於是,眾人就在現場開始了測量,雷達天線的傾角,高度,進氣罩的尺寸,秦風已經接過了粉筆,跟著眾人一起在地面上直接計算。
不知道什麼時候,顧總過來了,看到秦風的表現,很是滿意,這才是真正的專家級試飛員,不僅僅是回饋試飛出來的各種問題,更是要共同尋找解決的辦法,國內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試飛員!
夜幕籠罩了大地,又是緊張的一天過去了,秦風吃過飯,來到了顧總的辦公室裡。
“顧總,您找我?”秦風問道。
顧總點點頭:“秦風同志,我是來向你宣佈一件事的。”
秦風頓時表情嚴肅起來,他要和自己宣佈什麼?
“咱們的一個氣動小組,前赴咱們的兄弟單位吹風洞,現在,資料已經統計上來了。”顧總說道:“讓咱們很是驚訝,兩側進氣的空氣阻力居然比機頭進氣還要小!”
當時,秦風向顧總提出了反對意見,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能僅僅憑藉想象,就認為機頭進氣方式空氣阻力小。
按照秦風的建議,601所分別做了機頭進氣和兩側進氣的模型,去風洞裡面一吹,這下結果出來了,居然是兩側的更小。
對這個結果,秦風早就有心理準備了,機頭進氣絕對是該淘汰的貨色了,畢竟,看看西方世界,自從f105戰鬥機之後,徹底拋棄了機頭進氣,全面轉向兩側進氣,為何?
肯定是兩側進氣更有效啊。
一架戰機,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如果機頭進氣效率高,那負責氣動的設計師們肯定會堅持機頭進氣,和負責雷達的設計師們打嘴炮的。
但是這種情況沒見到,西方全面拋棄了機頭進氣,肯定是這種方式的劣勢更多啊。
“不僅僅是阻力大小的問題。”秦風繼續說道:“顧總,我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琢磨,咱們的飛機在設計的時候,進氣道應該是越短越好,現在咱們的機頭進氣,那進氣道是最長的,對發動機肯定是有不利的一方面的。”
這是秦風琢磨出來的新的方面,看看西方的那些f15,f16的戰鬥機的圖片,就可以發現對方的戰機,進氣道很短,幾乎是直通發動機的。
機頭進氣,內部就得留下進氣道,結果有大片的空間都利用不起來,如果改成兩側進氣,那機頭就能空出很大的空間來。
兩側進氣的好處是很大的。
顧總點點頭,也不接秦風的這個話茬,說道:“秦風同志啊,好好幹,經過這次吹風洞,咱們601所終於決定,要將咱們的殲8戰機改為兩側進氣,就是模仿那架米格23的機頭,這中間也可以發揮出你的作用來啊。”
顧總用充滿期待的目光望著秦風:“怎麼樣,你願意加入我們的科研隊伍嗎?”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