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閩北平定(第2/2 頁)
通不便,唯有靠水路與外界聯絡,也因此這一片地區一直都是窮鄉僻壤,民風彪悍,在清軍入閩後也有多次抵抗。
最後一次是在三年前的順治四年,原明將王祁挾宗室鄖西王起兵反清,響應雲集,攻陷數縣,並在建寧府大封官爵,順治五年清軍反攻,建甌縣百姓上下頑強抵抗,最後縣城淪陷,清軍在城內大肆屠殺,倖存者不過三百,又稱“戊子屠城”。
從那以後,建寧府內的人口一直沒有恢復過來,三年的時間,縣城的人口還沒有明朝統治下的一半,當地百姓都被清軍殺破了膽,因此清軍在此地的駐軍並不多。
十二月十四日,建寧府再次迎來了戰火。
大量懸掛著明軍旗幟的水師舟船出現在建甌城外的崇陽溪上,在建寧府守軍驚恐的目光中,大量明軍於岸邊登陸,一門門火炮也被從甲板上運下來,那黑洞洞的炮口遙遙指向建甌城。
在示警的銅鑼聲響起後不久,駐守建寧府的副將就和知府等人慌忙爬上了城頭,他們看著那些正在登陸的明軍,一個個臉上的血色頓時退去,尤其是清軍副將,他的後背幾乎被冷汗浸溼。
雖然在得知福州淪陷後,他們就在城內徵召訓練了一些鄉勇民兵增加城防兵力,可在看見敵人打過來以後,他們就都沒了繼續打下去的鬥志,守城的清軍是知道自己守不住城,城內的百姓也擔心“戊子屠城”的慘劇再次重演。
就在這時,明軍派出一騎策馬來到建甌城外,向城頭上的清軍高聲勸降,要求他們識時務主動開城投降,否則開戰後後果自負。
被明軍這麼明晃晃的威脅恐嚇,建寧知府和副將一番思索,還是決定開城投降,他們連忙下令開啟城門,迎接城外明軍入城,同時組織城內的百姓拿上家裡的食物和水,來到路邊歡迎王師。
於是,等蘇言親自率軍入城後,看到的就是沿街百姓簞食壺漿,迎接王師的場景。
不過蘇言麾下的明軍有軍紀約束,不能擅自去拿百姓裝在竹筐裡的食物和水,因此當地百姓便驚訝的發現,那些身著紅色戰袍的兵丁一個接著一個從自己面前走過,居然沒有一個人伸手從自己的筐中拿東西。
看到這一幕,人群中一個從沿海遷徙過來的老人不禁喃喃自語,道:“戚家軍,這是戚少保的軍隊回來了啊!”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這是戚家軍的軍規,也是唯一一支有如此軍紀的明軍,這位曾經有幸見過戚家軍威風的老人難免觸景生情,雙眼一紅,想起了自己孩童時期曾經見過的戚家軍的英姿。
再想想這六十多年過去,天下換了個主人,自己頭上的白髮也被迫剃成醜陋的金錢鼠尾辮,他終究是忍不住,流下了幾滴濁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