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第2/2 頁)
看著女主珍視地捧著小小的蛋餅,一口一口地吃,流露出幸福的表情時,黛西也忍不住在甜香中暈頭昏腦,羨慕得不停流口水,&l;我為什麼沒有選擇女主視角!啊啊啊!我就不應該自持是個導演的粉絲,為了完整的劇情體驗就不去選女主視角!&l;
黛西本是打算好好看電影,等結束之後和男朋友認真討論劇情的,可是現在她甚至不能從單純的畫面聲色的美感中擺脫出來。膚淺的表層的畫面美感帶給她的審美愉悅已經讓她快樂地有些目不暇接,她根本沒辦法分出精力去思考劇情,
&l;太丟人了,天哪,我和那些看電影只看美女帥哥的膚淺觀眾有什麼區別。&r;她垂頭喪氣地唾棄自己地不爭氣,卻很快又陷入另一個美到想哭的鏡頭裡。&l;嗚嗚嗚,包導,你是我的神!&r;
聯邦導演拍攝電影的手法是粗糙的。不是說他們對鏡頭畫面的處理粗糙,而是他們總是把電影拍得非常極端:藝術片就敘事節奏緩慢意識流,慢吞吞地過渡後再進入主題;商業片故事就簡單粗暴型別化明顯,目的性極強而不加掩飾,會為了提供正向刺激就切斷故事的敘事節奏。
以至於聯邦的觀眾之前都不知道,能有電影像藝術片那樣擁有讓人忍不住沉醉其中的鏡頭,卻有著商業片一樣的快節奏和&ldo;低俗&rdo;的核心。
這甚至讓他們有些不能承受。
比如正在觀看這部電影的專業影評人們。他們時不時就被電影的畫面藝術所吸引,感嘆劇組服化道的精良和用心,佩服導演的功底;隨即開始懊惱自己居然會像普通觀眾一樣忽視掉對劇情和導演鏡頭排程。等電影刻意地搞笑或者是打臉反派時,意識到這終究是一部沒什麼藝術追求的商業片,這些影評人甚至會感到恨鐵不成鋼、或者說一種被冒犯的感覺。&l;她究竟為什麼要用這麼美的鏡頭去講一堆狗屎!&r;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