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第1/2 頁)
「臣妾並非賭氣,昭平雖是公主可她如今已經被人故意牽扯到儲位之爭裡,以後只怕麻煩還會不斷,與其這樣還不如避開一段時間。」趙五娘想的很透徹,她必須要在這種時候把女兒摘出去。
「就算是要避開,也不能讓她去崔時知的地盤兒。」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昭平只是公主並不會影響兩國大局,她去異國求學只能向天下表明我大楚一心要與華國交好。」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若是岐王繼位再所難免,那麼昭平就很難善終,去華國或許是一條退路。
「你就這麼不信任我?」荀延沉聲問道。
趙五娘抬起頭認真問道:「陛下可會為了昭平放棄岐王,立荀氏子侄為嗣?」
荀延沉默,他知道自己其實不過是自欺欺人,就算他再怎麼厲害卻無法左右身後之事,岐王與昭平在未來其實是很難和平共處的。
「崔時知不一定會那麼好心。」荀延這是說的女兒日後的安排。
「臣妾只求昭平平安。」擁有一個強大的聯姻是昭平保住性命的唯一途徑。
清河
對於楚國突然到來的國書,時知沒有很詫異,她既然放出訊息,自然知道趙五娘會把自己的答覆傳遞過來。
把昭平送過來上學就是她的答覆,雖然過程不是趙五娘喜歡的,但她在風波出現後立刻明白這是她的時機。
昭平未來若是想與岐王一爭高低,那麼就必須接受繼承人之戰的培養,在楚國這很難實現,首先趙五娘自己還沒有足夠的政治素養培養女兒,同時皇宮裡公主的教育也不足以讓昭平獲得能贏過皇子的能力。
幫助趙五娘培養女兒就是時知給的籌碼,若是趙五娘答應這個賭約,那麼她就一定會找機會把女兒送去能和時知接觸的地方。
當然了昭平到底具備不具備資質,這得看她們的運氣,約定的一切前提都是昭平可以合格,只有這樣趙五娘和時知才能達成未來的合作。
「去準備一下,人在書院裡除了安全保障其餘一切跟別人一視同仁。」時知雖然決定答應,但入學考試是不會給開後門,當然該安排的還是要安排下去。
蜀州
「去了江南,你要多聽多看,你必須記住在那裡你不再是昭平公主,而是一個去求生存的人。」趙五娘這樣叮囑女兒。
「娘親放心,女兒會好好學本事然後回來給母后撐腰。」昭平抱著母親的脖子悄聲道。
誰說小孩子不懂事,其實小孩子最能感知環境與氛圍的不同,自從長兄去世,昭平就越來越乖巧聽話,這一次娘親說要送她去江南「學本事」,哪怕她心裡再怕但表面上還是很痛快答應下來。
父親變成「父皇」後,很多事上昭平都隱隱約約感到一種危機感,她雖然不清楚太多複雜的事,可有一點她很清楚,因為兄長死了,因為她是女孩,所以她和娘親就很危險!
之前一些宮人私下嘀咕一些話,被她聽到了,之後娘親告訴她要送她去上學時,昭平就知道現在的她只有離開才能更好保護娘親和自己。
「你去江南後,要時刻記得你除了是阿孃的女兒、大楚的公主外,最重要的是你是荀皎,這話現在不明白也不要緊,把這話刻在心裡就好。」趙五娘臨行前叮囑著女兒,她知道要讓時知滿意,她的女兒就必須擁有一些吸引時知的特質。
為數不多的幾次接觸中,趙五娘很清楚的感受到時知對個人意識的看重,趙五娘之所以希望女兒去江南也是想培養她如同時知一般,能夠擁有強大的力量。
這種力量來自內心,趙五娘曾經親自感受過,她很清楚這種力量給予人的能量,她希望女兒也能夠擁有這種力量。
第142章 一更
荀皎第一次見時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