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蕭彧還打算以後要將養蠶推廣到周邊的村子裡去,調動一切閒置的勞動力,大家一起來賺錢。
有時候蕭彧會想,自己這是不是有點像扶貧幹部啊,一個產業帶動一片地區的人脫貧致富。
因為竇七爺的提點,墾荒結束之後,升龍灣還時常會有人來白沙村探行情,試圖找點事做。
還真給他們找著了,有些人領了不少傘骨回去加工,還有人聽說蕭家有船準備出海,工錢給得特別高,便跑來求竇七爺帶他們出海。
竇七爺只好把他們的請求轉達給了蕭彧,蕭彧答應下來:「七爺你從你們村挑十個人吧,要人品可靠,踏實肯乾的,偷奸耍滑的人不能要。而且要跟他們說清楚利害關係,工錢不低是真的,但是危險性也很高,極有可能會回不來。」
竇七爺答應下來:「這我省得。」
蕭彧從自己村中招了十幾個船員,就是經常跟著閔翀出海那一批。又從自家買回的人中挑了三十幾個給閔翀,一共是五十幾個人,後來造的船小,這五十幾人也勉強能用,但多一些也未嘗不可。
如果沒有風,划船就需要人力,自然是人多些比較好。
而且將來肯定不止兩艘船,就當提前訓練船員了,升龍灣的人都是海水裡泡著長大的,水性都極好,是天生的海員,只要服從命令,不搗亂,就是一大助力。
每一位招來的船員都簽訂了生死契約,如若出了意外回不來,蕭彧便會向他的家人賠償。自己家中的僕人,被選中出海的,蕭彧也跟他們簽了合同,歸來後也會給他們發一筆豐厚的賞錢。
他家中買來的僕人幹活都是有報酬的,每月都工錢,只是比僱工低一些。這是為了調動人的積極性,他們可以攢錢為自己贖身,也可以攢錢蓋房子、購置田地、娶妻生子,否則人沒了希望和目標,活得跟行屍走肉也沒有分別。
半個月後,閔翀的船回來了,帶回了半船茶葉和絲綢,比蕭彧預想的還要多。
閔翀解釋:「去年鬧饑荒,現在糧價暴漲,茶葉和絲綢價錢倒是賤了,沒什麼人買。」
蕭彧嘆息:「饑荒還沒緩解?」
「慢慢能好起來,現在萬物生發,有野菜樹葉蔬果可解饑荒。但要真正緩解,還得等下一波糧食打下來。」閔翀說。
蕭彧眉心擰成了川字:「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閔翀對身邊那群買回來的人說:「你們可記好了,是郎君救了你們的命,若是沒有郎君買下你們,此時你們怕早就餓死凍死成一堆白骨了。」
那群人呵呵笑:「謝謝郎君仁善。」
蕭彧並不感到得意,只是擺擺手:「不必謝我,都是各人的命與造化。」他能救的就是這些,還有那麼多人都死在了這場饑荒中。
閔翀說:「郎君這邊是否準備好了?現在東西皆已齊備,我們擇日就要出發了。」
蕭彧從傷感中回過神來:「哦,我們也準備得差不多了,」
人們將瓷器、紙張、油紙傘、斗笠、剪刀、小刀、糧食、肉菜、淡水等等全都搬上大船,裝了滿滿兩艘船。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所有船員都登上了船,跟海灘上密密麻麻送行的人們揮手作別,踏上了第一次遠洋征程。
第46章 託付
船出海後, 蕭彧宣佈各個作坊都停工休整,前段時間大家加班加點趕貨,忙得沒日沒夜的, 把人都累壞了, 現在總算可以停下來好好休息一下。
他打算趁這段時間蓋庫房。關於庫房選址, 蕭彧和裴凜之商量了一下, 乾脆就修到院外去, 不僅作為庫房, 雨具廠也放那邊,蕭彧還打算將瓷坊也搬過去。
現在的瓷坊和瓷窯就老宅前邊兒,雖然離宅子有點距離, 但天氣一熱,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