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圍追堵截上(第1/3 頁)
阿木有些不解地問道:“大帥,如何切斷多爾袞的退路,或者說,多爾袞最終會退向何處我們並不知曉,又去哪裡截斷他們的退路呢?還有,我們的軍隊目前還在廣州境內,就算是連續強行軍,恐怕我們現在也很難追上多爾袞的軍隊了。”
阿木這話說得倒是比較客觀,實際上,興華軍的行軍模式一般分為三種,按照後世的標準,高衡劃分為常行軍、急行軍和強行軍。三種行軍方式依次加強,比如常行軍,通常是一天行軍八十里到百里,這是正常速度,士兵們用六個時辰行軍,剩下時間休整。也就是說,按照後世時間換算,一個小時的時速超過五公里。
興華軍雖然步兵佔絕大多數,但是在桂林戰役之中,興華軍依靠馬車驢車等畜力進行機動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這一次長途行軍,高衡更是要採用這種方法。好在沿途都有補給點,在到達南京的路上,至少有壕鏡和臺島兩個中轉站,可以進行補給。
為了這次行動,馬士加路也和鄭成功也算是把壓箱底的物資全部都給拿出來了,這次乃是國戰,高衡不留餘力,其他各方自然也不可能留餘力,所有人都是全力以赴,力爭打好這一仗。不管是鄭成功還是馬士加路也,都明白一點,如果建虜再次遭到如同桂林戰役一般的重創,那麼幾乎可以宣判建虜死刑了。
所以,興華軍馬不停蹄,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到達南京。阿木知道,如果是按照急行軍的標準,那麼興華軍每天至少要走一百五十里,當然,這是在畜力加持的情況下,如果光靠人的雙腿走路,一天走一百五十里不是不行,但到了地方,人基本上也累垮了。
不過興華軍走的是官道大路,相比于山路來說,道路條件要好很多。人類歷史上山地行軍的巔峰就是我軍創造的十四小時山地強行軍一百四十五華里的逆天戰績,當然,那是輕步兵純粹用雙腿翻山越嶺,跟這種官道上的行軍又有不同。
按照興華軍的分類,如果是強行軍標準,那一天至少要走二百里,但這種方式只能用在異常緊急的情況下,人類和畜力的體能是有極限的,如果一天這樣狂奔二百里,基本上也就累癱了,所以這種方式高衡不能使用。
如果從地圖上看,就會發現,要是想從廣州出發到達南京,光是在後世道路條件很好的情況下,大概都需要一千五百公里路程,也就是三千里。如果放在這個時候,四五千裡只是等閒。按照一天一百里的常行軍速度,哪怕是中途不進行休整,那也需要四五十天的時間才能到南京,就算是高衡有意識加快,也絕不會低於一個月。
本來,興華軍和清軍之間大約就有一個福建的距離差距,就算是開足馬力猛追,恐怕也很難追上他們,只能另闢蹊徑。
正和阿木說著話,後面幾個步兵軍的將領可就陸續趕過來了。高衡將手中的信件交給眾人傳看,大家看完之後異口同聲道:“大帥,多爾袞這恐怕是想溜啊。”
高衡不置可否道:“本帥以為,他倒不一定是想跑,只是想集結兵力,以逸待勞,在我們長途跋涉之後給我們致命一擊。”
景衝問道:“大帥以為,多爾袞會怎麼幹?”
高衡道:“如果是你,會在南京城下決戰嗎?”
景衝想了想道:“說實話,末將不會。”
“說說看你的理由。”
“我軍有水師優勢,如果在南京決戰,豈不是重複鄭成功攻打南京的一幕,可惜我們不是鄭家軍,清軍的火炮對我們來說形同虛設,桂林之戰,我們已經暴露實力,相信多爾袞不會這麼傻。一旦長江被封鎖,他們想走也走不了了。”景衝道。
“不錯,本帥也是這麼想的,多爾袞急著調動江南留守兵力,那麼戰場一定不會在長江以南,我看,他已經做好了在江北決戰的打算。”高衡翻身下馬,用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