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事發(第1/3 頁)
此番宴請的鴻儒名仕,皆是江淮兩處拔尖的人物。例如年老體邁,回鄉養老的錢閣老,桃李遍天下,家中子弟尚在京中任職,頗有分量。例如執掌南國子監的吳夫子,雖是江淮四大家的吳氏旁系,但學問極好,已教出不少翰林子弟。
攝政王禮賢下士,本人也允文允武,精通此道,與他們處得格外融洽。
當然,此宴還有些邊緣人物。
捐了這園子的富商也在宴請之列,雖是敬陪末座,卻興致極高,極其熱烈又不失風度地為這些清流學士,或世家貴人介紹著這園子的妙處。
這時,一行人已到三面通透的風水畔。
「說來也不怕笑話,風水畔內有小人千辛萬苦尋來的不少佳作,雖是贗品,但也頗具鑑賞之力,還望先生們多多指點。小人才好知道,是否虧了本去。」吳富商神態落落,不見絲毫扭捏,與他一道過來的名儒多是豪情放縱,不拘小節,僅管看不上他的出身,卻對他也頗有尊敬,對這些贗品值不值有些好奇。
吳富商又緩了緩,道:「這處地兒是王爺的下榻之所,也不知王爺是否在內。」
眾人這才認真地打量了圈風水畔,見秋風涼涼,吹起這天水碧清透的紗帷,整座庭院彷彿沉浸在這諾大的湖水中,一時間,紛紛心意四起。
「王爺既在,待得通稟一聲,大家都是喜好書畫之人,想來是無礙的。」若是尋常官宦名流,自會退避三舍,莫要打擾王爺休憩。
但江南學子風氣,比之京都,更為肆意放縱,文采飛揚。
兼之稍有酸儒之氣的清流,自不會同吳富商過來,這些人,多數不拘小節。
不過是興之所至,鑑賞名作。何至於惹得王爺不快。
風水畔入內,便是一大塊完整的精美浮雕,底座用漢白玉築成,雕龍畫鳳,洋洋灑灑,刻了足有三丈之長,乃是前朝遺留的一篇名家書法。
眾人一壁賞析,一壁緩緩前行,等著前去通稟的小廝回話。
林言軒這些年雖沉浸官場,痴迷仕途,不過二榜進士的出身使他在清流面前頗具底氣,大多名仕最厭惡靠著祖上蒙蔭,吃喝玩樂的世家二世祖,對詩書之家出身,又勤勤勉勉的林言軒有著不一樣的感觀。
他隨著眾人一併品鑑,倒也回憶起了年少時與江南才子聚會宴飲,吟風弄月,寫詩作畫的愜意時光。
直到裡頭傳來一陣陣尖銳的聲音,與一番嘈雜混亂。
大家紛紛面面相覷,稍等片刻,也不見小廝丫鬟出來回稟,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若是攝政王在此地出個好歹……
此般念頭一起,吳富商最先按捺不住。
眾人在起先的一陣茫然驚訝過後,便也恢復了尋常。到底,這邊在場的,哪個不是人精,大風大浪見了這般多,此番情景卻無人阻攔回稟,必是要去瞅一眼情況的。
萬一發生些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大家在一起,算是一個見證,也好拿個主意。
吳夫子與林言軒,是這群人中品級最高的官身。陳閣老家的長孫,亦是在其中,三人稍稍商量了一會兒,便不在此處瞎琢磨了。
總歸,也沒什麼兵戎相見的聲音。
若是冒犯了王駕,眾人稍一賠禮解釋,想必以攝政王的心性,也能一笑置之。
林言軒也是這般作想,萬一王駕在他任職的這塊地上出了分毫差錯,明年的政績考評,哪能得個優等。之前兩年的一番心血運作,可不白費?
只是這一邁,打死林言軒也想不到,竟會出現這樣子瓜田李下,讓他百口莫辯的荒唐事。
堂內飄蕩的幔帳不知為何,被丫鬟高高束起,情景可謂一覽無餘。最重要的攝政王殿下臉色陰沉,衣衫有些凌亂,全然不見方才宴席上的好心情,負手站立於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