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第1/2 頁)
真是讓人頭大。
……
香燭的氣息無處不在,越是往前寺去,氣味更濃。梵經爐和化寶爐前香客最多,或有人祈求平安或有人超度故親。也有那尋姻問緣的年輕香客,虔誠地在佛殿中拜佛求籤。
從後寺一路過來,葉娉和葉婷說了很多。
今日之事,權當是意外。
不管命數如何,婚姻之事都不是兒戲。
葉婷面色有愧,對大姐之言聽得很是認真。她知道這次自己貿然跟宋大人走是欠妥,但是她不後悔。宋大人那樣的好人,又幫過他們,她不是忘恩負義之人。
葉娉再聽妹妹說宋進元是好人,已經無力解釋。好在如今是宋進元非婷娘不可,婷娘佔據的是有利地位。夫妻生活冷暖自知,如果婷娘喜歡宋進元,身為姐姐並沒有阻止的理由。
&ldo;大姐,你對我真好。&rdo;
自己做了這樣出格的事,大姐都不責怪,葉婷很是感動。
&ldo;只要你開心,大姐就開心。&rdo;
姐妹倆說著話,已經快到寺前的化寶爐。
突然有人叫住葉娉,正是慶陽郡主。
慶陽郡主並非一人獨行,身邊還著一個眼熟的姑娘。葉娉仔細回想了一下,很快便想起這人是誰。
李碧珠。
溫如玉的跟班之一。
猶記得自己剛穿過來時,這位李姑娘心心念念都想取代自己位置,後來聽說對方如願以償,成了溫如玉眼前的第一跟班。
想不到溫如玉一倒,此人居然攀上了慶陽郡主。
李碧珠甫一看到葉娉,眼底的嫉妒壓根藏不住。這才多久不見。即便是一身常服,葉娉通身的氣派已和從前判若兩人。她印象中的葉娉,從來沒有這樣的氣質。她以為這是因為嫁進公主府成為人上人的緣故,壓根想不到此葉娉非彼葉娉。
她們都是國公府的沒落親戚,走的都是巴結討好溫如玉的路線,自然暗地底較著勁。葉娉是溫夫人這邊的親戚,是王家庶女之女,父親官職不高,家族更是名不見經傳。李碧珠是溫老夫人那邊的親戚,其祖母和溫老夫人是姨表親。李父李母皆是嫡出,李家也比葉家不知高出多少。是以李碧珠很是瞧不上葉娉,視葉娉為降低她們圈子層次的罪魁禍首。
後來葉娉退出溫如玉的圈子,李碧珠得以成功上位,很是得意了好些天。尤其是那些天關於葉娉的傳言頗多,又是傳要嫁給趙大人做填房,又被不少人罵不知廉恥。她以為葉娉定然是翻不了身,卻不想葉娉沒多久竟然嫁進了公主府。
有些人便是這樣,最是看不得從前不如自己的人混得好。
葉娉豈能感受不到李碧珠的目光,她只當看不見。她的漠視讓李碧珠倍覺羞辱,心裡對她又多恨了幾分。
慶陽郡主不想會在這裡遇到葉娉,言語間不無試探之意。
葉娉回答說自己妹妹身子不好,特意和妹妹一起來寺中求平安符的。這個回答很是合理,聽著也沒什麼破綻。
&ldo;我聽人說雙生子從孃胎裡就爭搶福氣,葉二姑娘自小體弱,想來那些好處都被郡王妃給佔了。&rdo;
李碧珠一開口,別說是葉家姐妹,便是慶陽郡主都變了臉。
好一個蠢貨。
葉娉當下變臉。&ldo;佛祖面前也敢信口雌黃,李姑娘好生沒有教養。&rdo;
李碧珠確實是一時腦熱,但她也實在是很難轉過彎來。她想不明白像葉娉這樣的人,除了一張臉以外一無是處。這樣的人能當上郡王妃,簡直是老天不公。
&ldo;休要胡言亂語!&rdo;慶陽郡主語氣並不好,甚至有些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