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第1/2 頁)
這原因應有兩個:一是因為溫如玉和芳兒的事,二是因為王家的失勢。一個兒女和孃家皆讓人臉上無光的婆婆,如何能得到兒媳的尊敬。更何況這兒媳出身顯赫,完全有不把婆婆放在眼裡的底氣。
&ldo;她和武安侯府的少夫人是好友,少不得要說會兒話。我倒是羨慕你娘,哪怕是出門做客也有出嫁的女兒陪在身邊。&rdo;
這是嘲笑她沒有朋友。
葉娉心下呵呵,面上無半分羞愧之色。日後溫夫人會知道,她的好兒媳愛交朋友,且並不侷限於女子。
&ldo;郡主交友甚廣,這點我是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想來以郡主的能力,以後朋友會越來越多。大伯孃支援郡主到處結交,真是一個體貼的好婆婆,郡主真是好福氣。&rdo;
溫夫人笑不及眼底,語氣溫柔依舊。
&ldo;你也是個有福氣的,進門不久就懷上了。這懷了身子的女人不宜多思多慮,莫要因為一些人和一些事動了胎氣,好好養胎才是正理。&rdo;
&ldo;大伯孃說的是,我一定會好好養身子。如今郡主也嫁進了國公府,想來大伯孃很快也能抱上孫子。有大伯孃這樣的好婆婆,說不定郡主還能後來者居上。&rdo;
葉氏聽得頻頻皺眉,娉娘說的這是什麼話,什麼叫後來者居上。她有心想說些什麼圓場,一時之間又插不進話。
大堂姐到底是娉孃的夫家大伯孃,娉娘在外面也不知收斂一些。若是這些話被人聽去了,指不定會傳得有多難聽。
她心裡著急,既怕女兒被人說道,又怕女兒吃虧。
這時她聽見溫夫人道:&ldo;你這孩子,真會說笑。大伯孃盼著你這胎能一舉得男,想來你祖母也盼著溫家的曾長孫是個嫡子。&rdo;
溫夫人這話,不管誰聽都是好話。
但在葉娉聽來,這話卻是想禍水東引,想讓她去對付芳兒。
&ldo;侄媳這一胎應是個女兒,溫家的庶長子也好,嫡長子也好,還是應該出在國公府。我們公主府到底分了家,不好再和國公府那邊一起論。&rdo;
&ldo;一筆寫不出兩個溫字,你這話若是讓你祖母聽到了,指不定多難過。&rdo;
&ldo;祖母最是明理之人,也最是體恤我們小輩。樹大分枝,分了家就是隔了房,子孫後代不好再混在一起論長幼。恰如你們王家,前幾日才將三房分了出去,想來三房以後出生的兒孫和大房二房也不會再混為一談。&rdo;
王家把三房分出去,不就是怕三房連累他們。
溫夫人表面功夫再是到底,此時也有些破相。她這些年在人情世故上遊刃有餘,鮮少有被人堵話堵到這般地步。
&ldo;四妹妹你聽聽,娉娘這張嘴可真厲害。&rdo;
葉氏猛地被點到名,又對自己女兒的目光,突然像是開竅一般,趕緊回話,&ldo;溫夫人,我和王家早已斷了幹係,你這聲四妹妹讓我好生為難。&rdo;
&ldo;是我一直念著過去。&rdo;溫夫人輕輕一聲嘆息,&ldo;你不願再認王家,我也不能勉強。無論你是姓王還是姓葉,我始終記得你我曾是姐妹。&rdo;
&ldo;……謝溫夫人體諒。&rdo;
&ldo;你我雖不再是姐妹,卻是姻親。我看著娉娘長大,在我心裡她同我自己的女兒一般無二。
這孩子確實說話直了些,我知她是這般性子,當然不會同她計較。就怕旁人不知道,她這性子遲早會吃虧。&rdo;
葉氏覺得這話說得對,偏偏又有種說不出來的彆扭。明明對方說的每個字都在理,但仔細去想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