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頁)
果然,陸濯被氣得小臉蒼白,他認為自己的孃家生了野心,想給他送女人,當得勢的外戚。當夜,藥性發作的陸濯來徐善宮裡發了好一同邪火,折騰得第二天沒上朝,天亮了陸濯還壓在徐善身上流眼淚,怪徐善不夠愛他忠他。
而那個郡主,徐善再也沒有見過了。
陸濯是禍害,他從來不懂憐香惜玉的,他怎麼配有「裙下之臣」?
那麼——
誰有裙下之臣,還讓陸濯知曉了呢。
第28章 腳踏兩隻船是沒有好下場的!……
「安靜,安靜,你們聽我一言——」
徐正卿妄圖擺翰林學士的架子,在徐家真正地站起來。
徐善好奇地看著徐正卿,那清凌凌的眸光與翰林大人的眼神相撞。
徐翰林咳了一聲,若無其事、處變不驚地開口:「有關善善的婚事,我先前沒敢說,一個人憋在心裡默默地難受。如今,轉機好似來了,我才與你們說的。」
「你當初就該告訴我,我好與你抱頭痛哭。」溫氏蹙眉。聖命固然難違,但夫妻之間相互分憂還是可以做到的。
「束手無策的事情,我怎捨得讓夫人一同憂心。」徐正卿執起溫氏的手,麻兮兮地說道。
徐羨徐羌鴉雀無聲,端詳著這對中年佳偶,齊齊地打了個哆嗦。
徐善見慣秋月春風:「爹覺得轉機何在?」
「我升官了。」翰林大人美美露出笑容。
溫氏把他的手一甩,徐正卿趕忙把廢話嚥下去,講有用的。
「我如今是二品大員,以後指不定能入閣。」他真是自信滿滿,「我觀聖上,並不樂意讓高門之女成為皇子妃。」
真是難以想像,這一眨眼的工夫,他們一家也能蹭上高門了。
「不要不信,也不要這樣望著我。」高門頂樑柱徐翰林老神在在,「從前平王娶妃,平王妃因出自何家,聖上就很是不豫,後頭給康王選妃,就娶的低門之女。」
弄到最後,平王和平王妃感情淡薄,平王妃至今無所出,平王因為何首輔的緣故,也不敢充盈後院,兩個人尬了好些年。而康王和康王妃感情頗好,康王妃馬上就要生皇長孫了。
從前徐正卿沒用,生怕老皇帝把徐善塞給陸濯。小官之女與落魄皇子,著實般配。
如今,他鹹魚翻身。當了春闈主考後,儼然會成為很多新科進士的座師,朝中也會有不少他的門生。老皇帝這是想抬舉他,讓他礙何首輔的眼。既然如此,若在抬舉他的同時把徐善指給陸濯,豈不是昭告朝野,五皇子殿下得聖心。
四皇子剛因為外祖父趙國公的事,被老皇帝發旨斥責了一頓,被罵「商賈之後銅臭味重不堪大用」,還讓史官記載了下來。這麼一折騰,爭儲這件事上,四皇子是率先退場了。
何首輔明哲保身,二皇子平王得到了他的指點,近日正在夾著尾巴做人。
三皇子康王因為舞弊案上未得到重用,很是鬱鬱寡歡,歇在府中說是陪康王妃養胎。
老皇帝用一樁春闈舞弊案,往暗流洶湧的爭儲之事上潑了一盆涼水,好不容易壓下了躁動了人心,若是在這個時候,把寵臣徐正卿之女指為五皇子妃,那豈不是攛掇著朝野內外多想。
皇帝陛下再瘋,也不能瘋成這樣。
徐翰林自認為他伴駕這些時日,對聖心還是有幾分知曉的。
「先前聖人只是暗示,一直未曾明說,大約心裡就在權衡。倒是讓我寢食不安,腰上養的膘全沒留住。」徐正卿道,「如今聖人決心用我,善善,為父對不住你了,你這輩子是沒有當娘娘的命了。」
「唉,爹啊,只要我們徐家可以躋身高門之列,我犧牲一些又何妨。」徐善用帕子抹著不曾存在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