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乘怒(第3/7 頁)
困境。
“你說的有理。”董卓低聲說道,眉頭緊鎖,“若真是黃巾軍援軍,且他們的行進速度如此之快,我若不能先發制人,便會陷入被動。”
張鼎見董卓點頭,也稍微鬆了口氣。他知道,董卓雖然一向以殘暴著稱,但也並非沒有決斷力,關鍵時刻,往往能做出準確的判斷。而這時,張鼎也意識到,自己的使命不僅是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更是為了董卓的部隊爭取一個有利的位置。
他繼續補充道:“董中郎,貴軍的步卒雖歷經血戰,但仍舊可以派遣一部分精銳作戰,而騎兵力量則需要集中在這次突襲中。若是敵軍未完全集結,騎兵的速度和機動效能夠發揮最大優勢。”
董卓聽罷,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決斷。“既然如此,那便休整兩個時辰,待軍中疲勞得到緩解後,再出兵迎敵。”他說著,環顧四周,命令親信軍官去安排。
張鼎微微低頭,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但這笑意中似乎隱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鋒利。他沒有立即回應,而是略微沉默了一會兒,像是感受著董卓話語中的潛在含義。他知道,董卓表面上看似感激,但實際上,這種情報的傳遞無疑也帶有一種微妙的角力——雙方雖然明面上互為盟友,但心底的懷疑與算計,依舊在彼此之間流動。
“既然如此,董中郎定然不會坐視不理。”張鼎終於開口,語氣平靜,“但我建議,今晚還是休整片刻,給士兵們兩小時的時間恢復體力。畢竟黃巾軍援軍若真如你所言,已經集結,那我們必須以精銳騎兵為先,抓住敵軍未完全佈陣的空隙,一舉突襲。”
董卓微微點頭,臉上的表情依然不變,但他心中已經開始盤算。兩小時的休整,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他的步卒疲憊不堪,若立刻出徵,恐怕無法發揮出最佳戰力。精銳騎兵,正是他這支軍隊的強項,若能集中力量進行突襲,黃巾軍援軍必定難以抵擋。
“好,休整兩個時辰。”董卓緩緩說道,語氣堅定,“之後,我們立刻出發。騎兵為先,步兵隨後。全軍聽令!”
張鼎站在一旁,眼神深邃,似乎在琢磨董卓話中的每個字。兩人之間雖然表面上達成了一致,但張鼎清楚,董卓之所以同意休整,除了考慮到士兵疲勞之外,更多的還是出於對自己偵騎系統的質疑。張鼎的情報無疑是揭開了董卓隱秘的盲點,這讓他在心中有了更多的算盤。
“董中郎果然明智。”張鼎輕聲應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恭維,卻也暗藏著深意,“這兩小時,必能恢復士兵體力,屆時我們定能以最強的姿態,迎接黃巾軍。”
董卓沒有回應,只是冷冷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犀利的光芒。張鼎的話表面上是讚賞,實則無形中也在表露出自己對董卓的觀察與試探。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已不僅僅是表面的合作。雖然暫時並無直接的敵對,但雙方的信任早已在歷史的積怨中埋下了裂痕。
“準備罷。”董卓站起身,目光堅定如鐵,“我們不怕敵人偷襲,只怕自己錯失了機會。”
張鼎輕微點頭,略作停頓後,才轉身離開。董卓則站在原地,目光穿透帳篷,望向遠處漆黑的夜空,似乎在琢磨著接下來的每一步。
此時,夜幕已經降臨,營地內火把點點,士兵們正忙著清理武器和裝備。董卓不禁嘆了口氣,雖然這次的戰鬥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他知道,錯過了這個機會,自己的軍隊可能將陷入更加危險的局面。
休整期間,董卓找了個空閒的地方,與張鼎坐了下來。他們面對面,火光映照著兩人的臉龐,氣氛有些微妙。兩位曾經互不信任的將領,如今卻不得不聯合在一起,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張鼎看著董卓,試圖透過這次對話進一步瞭解董卓的心思。他知道,董卓雖然桀驁不馴,但在戰場上卻有著非凡的判斷力,若能獲得董卓的信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