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2/3 頁)
太后,殮葬皆不如禮。胡後位未復,惟皇上念之。&ot;英宗始悟,卒如其言,遺命大行尊崇之典。
據王■的記載,英宗是在他在位的最後一年才從皇后錢氏口中知道自己本是宮人之子,但年長日久,他已無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按錢後的說法,英宗生母&ot;死於非命&ot;,從孫貴妃跟胡皇后爭寵得逞並進而逼死胡氏的情況來看,這是很可能的),只好把一腔同情寄予被廢的胡皇后身上,為她重修陵寢,一切按照皇后的規制辦理。錢皇后為什麼要替與自己毫不相干的廢后胡氏說話?原來,作為英宗的皇后,錢氏並沒有生過皇子,而當時周貴妃卻有一子,即後來的憲宗。這種情形跟當年胡皇后無子、孫貴妃有子的情形極其相似。也許正是由於這一情形,使得錢氏深為同情胡皇后吧。錢皇后很幸運,並沒有因無子而被廢。
廣運之寶(白石)
錢皇后出身低微,英宗很想給她的家人加官晉爵,但錢氏卻推辭了。皇后的家族沒有封爵,這在有明一代是很少見的。這使英宗很敬重她。最動人的故事發生在土木事變之後。當時,錢皇后把宮裡的家底都拿出來交給瓦剌的使者去營救英宗。她日夜哭泣,困了就臥在地上,結果弄瞎了一隻眼睛,弄壞了一條腿。英宗回來被關在南宮做太上皇,很鬱悶,錢皇后都委婉勸解,讓英宗舒緩一下心情。所謂&ot;患難夫妻&ot;,也不過如此了。所以英宗對錢皇后絕對是一心維護,即使立了周貴妃的兒子為皇太子(即後來的憲宗),也不會像他父親一樣廢掉皇后。他擔心自己駕崩後錢氏受周貴妃欺負,特地在臨終之前遺命&ot;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ot;。明代此前的慣例是一帝一後同葬,這道遺命就等於告訴周貴妃:你的兒子做了皇帝,但錢皇后的太后地位是不能動搖的。果然,英宗死後,周貴妃就鬧了起來,要獨稱太后,排擠錢皇后。大學士李賢、彭時就以英宗遺命為理由反對,最後憲宗從中做個妥協,兩宮並尊,周氏和錢氏同為皇太后。等到錢太后去世時,周太后又從中作梗,不讓錢氏與英宗合葬。因事關國體,大臣們又起來反對,竟至&ot;百官伏哭文華門外&ot;。最後,又是權宜之計,錢太后葬於英宗玄堂左邊,右邊空著留給周太后。這時,周太后居然派人暗中做手腳,讓錢太后壙位距離英宗玄堂數丈之遙,而且將中間堵塞起來,其意就是不讓錢太后在另一個世界跟英宗見面。周太后的做法如今看起來是有點可笑,但在當時卻是非常現實的考慮和思路,反映了宮廷鬥爭的複雜性。從這個方面來說,錢皇后能為宣宗廢后胡氏說話,實際上折射出她對自身命運的某種憂慮。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