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宣宗一直不喜歡胡皇后,想更立孫貴妃為皇后,只是胡皇后賢明沒有過錯,找不到合適的藉口。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孫貴妃生朱祁鎮,使宣宗更立皇后的想法更加強烈。在朱祁鎮出生不久,就有大臣上表請求立他為皇太子。胡皇后很賢惠通達,也主動表示早定國本。宣宗孫皇后像其實,立皇太子是件重要的事情。按照明朝皇位傳承製度,即嫡長子繼承製,皇后親生的兒子才是最佳人選。此時雖然胡皇后沒有子嗣,但畢竟年輕,或許日後會有皇子。因此立朱祁鎮為皇子,明顯有些操之過急。孫貴妃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假意推辭,說等皇后身體恢復後定會有兒子,自己的兒子不敢先於皇后之子成為太子,然而宣宗卻不願意等。次年二月,宣宗冊立朱祁鎮為皇太子,當時他尚不滿三個月,是明代冊立太子時年齡最小的。
其實,宣宗之所以急於冊立太子,是為更立皇后做準備。母以子貴,朱祁鎮成為太子,他的生母孫貴妃的地位更高了。即便如此,宣宗要更立皇后也頗費了一番周折。他召見大臣張輔、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等人商議更立皇后之事,但大臣們認為胡皇后沒有過錯,不應廢去。宣宗也沒有辦法。後來多次宣召大臣商議,也沒有結果。一次,宣宗單獨召見楊士奇,屏退左右,請他出主意。楊士奇問宣宗胡皇后、孫貴妃關係如何。宣宗說她們相處和睦,胡皇后生病,孫貴妃多次探望。楊士奇向宣宗建議,不如好言開導胡皇后,讓她自己上表請求辭去中宮,這樣就合乎禮儀。這一辦法果然高明,胡皇后應允辭去中宮,只是張太后不同意。宣宗保證以後對兩宮一視同仁,不分薄厚,最終張太后才勉強答應。宣德三年(1428)三月,宣宗發布敕書,廢胡皇后,立孫貴妃為皇后。
胡皇后被廢後,仿照宋仁宗廢郭皇后為仙妃事例,號靜慈仙師,退居長安宮。張太后十分同情胡氏無故被廢,又欣賞她的賢惠,因此經常將她召到清寧宮中,和自己一同居住。內廷設宣宗繪《竹犬一笑圖》宴,她命胡氏坐在孫皇后的上座,孫皇后經常因此怏怏不樂。到了正統七年(1442)十月,張太后病逝,胡氏非常悲傷,沒過一年也去世了。對於胡皇后無故被廢,時人聽說後都很不理解,議論紛紛,非常同情胡皇后。幾年後,宣宗也頗生悔意,曾說過&ot;此朕少年事&ot;,算作是自我解嘲吧。
第20節:守成令主盛世與隱憂
國家:盛世與隱憂
宣宗雖然沒有太祖開創基業之偉業,沒有成祖開拓經營之功績,卻是個守成令主。宣宗承繼祖業,奮其餘烈,發奮圖強,勵精圖治,讓大明帝國在自己手中平穩向前發展,將明朝推向了天下大治的興旺局面。
在宣宗統治的10年間,他平定了漢王的叛亂,安撫趙王,穩定了國內形勢;任用了一批賢臣能士,政治清明;撤兵安南,去掉困擾多時的沉重包袱;推行重農愛民的仁政,國泰民安,國富民強。
平漢撫趙。在宣宗的身邊,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一直沒有放棄爭奪皇位的念頭,時刻威脅著社會的安定。朱高煦在被成祖朱棣安排到樂安之後,並沒有改過自新,而是等待時機,準備隨時發難。當仁宗突然病逝之時,朱瞻基正在南京,得知訊息後日夜兼程直趨北京。據說朱高煦在南京至北京的必經之路上埋伏人馬,準備將朱瞻基半路劫殺。事出倉促,陰謀沒有成功,朱瞻基神速趕到北京,登基為帝。
朱瞻基即位後,深知兩位皇叔久蓄異志,加強了對兩位皇叔的防範,但沒有採取強硬的行動宣宗射獵圖,反而重加賞賜,以禮相待。朱高煦認為少主新立,軟弱可欺,更加積極謀奪皇位。他向宣宗索要駱駝、馬匹,宣宗都給予滿足。在宣德元年(1426)正月,他派人向宣宗進獻元宵燈籠,藉以刺探朝廷虛實。八月,朱高煦以為時機成熟,仿照朱棣起